光伏行业的困难已经不是一天二天了。自去年三季度开始,光伏行业上市公司就将这一不得不见之于众的亏损业绩写在了脸上。去年10月,美国SolarWorld公司联合其他6家生产商的一纸“双反”调查申请,将我国的光伏产业推上了风口浪尖。同时,光伏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也开始映入公众视线。
先是受到欧债危机的影响,接着又挨了美国“双反”的大棒,产品80%出口欧美的我国光伏业遭遇重挫,纷纷进入调整的阵痛期。梦魇并未结束。今年5月17日,经美国商务部初步裁定,认为我国晶体硅光伏电池组件及组件生产商或出口商在美国销售过程中存在倾销行为,倾销幅度达31.14%-249.96%。有消息称,欧盟也将于6月底启动对进口中国的光伏产品启动反倾销调查。至此,这个贴着新能源标签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经历了前几年的年少轻狂后,开始步入了一个发展的低潮。粗略估算,我国光伏产业从真正兴起也只有五年时间,5年里一个行业就完成了从无到有、从有到超的地步,发展的速度之快着实让人震惊。近几年,除了太阳能光热企业纷纷上马光伏项目连做毛巾等风马牛不相及的行业企业也不断介入,以期攫取新能源产业的一桶金。有数据显示,2011年全球光伏产能过剩为10GW其中8GW来自中国。预计今年产能过剩将上升到惊人的22GW。出口的受阻,过剩的压力,让这个只有5、6岁的产业像一个不知道犯了什么错而挨打的孩子,孤独无助。其实,光伏行业发展到今天,出现诸多问题并怪不得别人,问题还是出在自己身上。山东省商务厅的一份调查报告为该省的光伏产业做了深刻剖析,也点在了全国光伏产业的相同要害之处。报告分析认为,该省光伏产业是典型的“两头在外”的哑铃型,市场在外,原料在外。其中,90%的市场在外,以欧洲市场为主,美国市场大约在10%。近年来,欧洲主要市场下调光伏发电补贴,令需求增长放缓,光伏组件价格降幅达四成,是对光伏企业利润造成重创的主要原因。而美国的“双反”,无疑又给身受重创的光伏行业伤口上撒了一把盐。
这样一个两头受制于人的哑铃型产业,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不得不让人深思。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近期也发出预警,提出要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低水平重复建设等现象,避免新一轮的产能过剩。做财经新闻十余年,笔者已经看多了跟风上马的产业现象,多数从业者也都领教了市场这只无形之手的“魔力”,但跟风仍在进行。光伏的跟风更是盲目的,没有建立在提高技术、降低成本的角度,不仅要靠政府补贴来发展,成本更是传统发电成本的数倍。最近在长沙召开的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年会上传出消息,到2015年,我国光伏企业的发电成本将下降到0.8元一度。即使到了2015年我们达到这个成本,仍然是目前民用电价的1.5倍左右。新能源并非国内没有需求,当前摆在光伏企业面前的还是如何克服发电成本问题,成本降下来,用户自然欢迎,市场也就随之打开了。如今的太阳能光热作为光伏的老大哥,已经做的不错了,成本和质量都有了很大突破,太阳能热水器等都早已飞入了千家万户。
或者我们应该想一想?新能源为什么一定是贵的呢?光伏看上去很美,但光看上去很美,还不行,用起来也很美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