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他被公派留学澳大利亚。在澳洲的十余年内,施正荣的工作便是研究太阳能电池,特别是硅基薄膜电池。1992年,他获得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电子工程学博士学位,直到现在,他还是喜欢别人称呼他“施博士”。
从科研人员向首富的转折契机是2000年,施正荣下定了回国创办一家光伏企业的决心。他拿着一份超过200页的商业计划书回国寻求投资,最终得到了无锡市政府的青睐。无锡市政府动员江苏小天鹅集团、无锡国联信托投资公司等企业共出资600万美元,占公司75%的股权;施正荣则以40万美元现金和160万美元的技术入股,占股25%。2002年9月,第一条10MW生产线投产。
尽管技术出身,但施正荣的策略非常现实——低成本扩张。为了降低成本,第二条生产线选的是二手和一些不知名公司的设备,而这一轮扩张期正好赶上了2001年德国修订可再生能源法,鼓励光伏发电之后所带来的市场需求爆发。马丁·格林对他评价称,“他是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融合东西方文化的那个正确的人,他的成功来源于作为技术专家的个人技能,以及在中国进行企业运行生产需要的管理和社会活动能力。”
虽然长期在海外求学、工作,但为人活络的施正荣对本土“社会文化”的适应非常快。2004年,他与国有股代表、时任尚德董事长的李延人爆发冲突,但最终成功周旋,于2005年上市之前说服国有股退出,并引进高盛等国际投资者,为登陆美国资本市场扫清了障碍。
一位光伏行业分析人士将尚德称为典型的中国式光伏企业——产能扩张特别快,规模体量特别大,深受地方政府器重,“尚德”二字,甚至还被写进了无锡市的城市精神。十年间,尚德的产能平均复合增长率超过40%。施正荣不忘时常把尚德成功的重要功劳归于无锡市政府的强力支持。
艰难时刻
光伏行业光速增长的故事,在2009年的新一轮疯狂扩产后已讲到了尽头。在行业发展初期,凭借技术优势和快速扩展的确可以降低成本并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但现在,全行业都在拼命降成本,这方面尚德与竞争者相比已落于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