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欧洲市场需求萎缩并不是需求较以前低,相反今年还有所增加,但相对而言,当市场增长的速度远低于企业扩充的速度时,也会产生过剩。
2011年产能扩张的速度远快于市场需求的增速,产能以100%的速度在增长,而市场需求的增速只有50%,这使得一年来光伏产品价格平均下跌约50%,市场销售的光伏组件从1欧元/W降低到最低的0.48欧元/W,出现了企业出货量增加,利润却在下滑的情况。
“现在看企业的经营情况,已经不能从出货量看了。有些企业为了维持生产,即使零利润也在出货。”超日太阳董秘顾晨冬坦言。
分布式发电有望解决需求瓶颈
记者从国家电网相关人士处了解到,光伏产业发展尚处初期,光伏并网研究与检测还是空白,带来的光伏发电大规模并网的问题,直接影响了我国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几年来,虽然国家电网公司正在积极进行智能电网与新能源输电线路建设,并着手解决光伏发电接入电网后的安全稳定运行、调峰调频、调度决策等关键问题,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目前还不能满足光伏等新能源发电的上网。
“并网问题已成为新能源发展的瓶颈,需要拿出切实可行的政策,不要等各地过剩了才着急。”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建议。
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优势是分布式应用,应以与用户用电相结合的方式安装光伏系统,低电压接入配电网,实现就近开发就近利用,而不应该集中建设大型光伏发电,以远距离高压输电方式利用。
现今,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已被提上议程。我国“十二五”将建立适应太阳能等分布式发电的电网技术支撑体系和管理体制,建设30个新能源微电网示范工程,综合太阳能等各种分布式发电、可再生能源供热和燃料利用等多元化可再生能源技术,建设100个新能源示范城市和200个绿色能源示范县。
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一是电力就地消纳,电量可得到充分利用;二是不用远距离送电,节省大量投资并减少输电损耗;三是电源分散,接入系统电压等级较低。相关行业对此翘首以盼,希望电网的建设能给国内市场的快速启动提供便利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