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产业链”惹祸
虽然,“全产业链”一度曾在中国光伏业非常盛行,但真正付诸实践的却只有赛维一家。最终,除了资金链紧张,这还给赛维带来了两个更为严重的后果:冲击了其起家业务硅片的传统客户;其在行业景气度最高时投资的硅料项目,可能已经变成“无效资产”。
2007年8月,赛维启动的固定资产投资高达130亿元的两个多晶硅“硅料”项目,被业内人士视为击倒赛维的致命因素。赛维上马硅料项目之前的2007年上半年,多晶硅价格从2005年的40美元/公斤冲高突破300美元/公斤,并在2008年3月达到475美元/公斤的历史高点。
但之后,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光伏发电主要市场增速放缓,加之多晶硅产能不断释放,至2009年11月,多晶硅价格已经下跌至55美元/公斤。当时,赛维的第一条年产5000吨生产线,刚刚投产两个月。
虽然,多晶硅价格2010年一度反弹至100美元/公斤上方,但目前,已进一步深跌至22美元/公斤。
“每生产一公斤硅料就亏几十块,赛维在多晶硅项目上的投资,目前几乎等于无效资产。”李华表示,如果总投资高达130亿元的硅料项目发生贬值,那么,赛维目前仅为42亿元的净资产,或将大幅缩水。
今年2月以来,随着赛维危机的逐步显现,有关赛维即将引入重组方的传闻,越来越多,“绯闻对象”包括平煤神马集团、英利、保利协鑫、晶科能源,三大央企中材集团、中节能和中建材以及由江铜集团牵头的江西国企等。新余光伏交易市场一名人士表示,“7月中旬,中节能已经出资50亿元进赛维了。”
不过,一名光伏企业高管表示,“拯救赛维,可能需要100亿元左右的资金,这个数字对现在的很多企业而言,都是难以承担的。”
李华则表示,“赛维国有化,由国企接盘,是一个可以考虑的、更可能的方案。我认为,省属企业可能会介入,另外,与光伏有关的央企也有可能,比如五大电力集团,它们有新能源发电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