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7月,之前从事劳保用品生意的彭小峰,带着3亿元的原始资本进军光伏行业。彼时,国内企业涉足最多的光伏环节是太阳能电池,而彭小峰则另辟蹊径,选择从当时国内尚属空白的中端环节硅片入手。
彭小峰的“高强度资本”策略,在当时奇货可居的硅片业务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2007年到2009年,赛维能够一直在硅片业务上保持领先,最重要的原因是拥有设备。”赛维资深员工胡刚平称,“我们买断了供应商70%的产能,这就意味着,别的企业想进入这个行业,最多只能拿到另外30%的产能。”
可以说,过去7年,在彭小峰的领导下,高速扩张、四处出击的赛维,资金链一直处于一种相对比较紧张的状态。截至2011年底,赛维手持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44亿美元,而其“短期负债”却高达20.32亿美元。
李华表示,2007年至2011年,赛维的固定资产投资分别高达3.05亿美元、11.26亿美元、7.5亿美元、5.77亿美元和9.82亿美元。“其他的光伏企业,没有一个投资量有这么大的,行情这么差,投了这么多固定资产进去,哪有现金回来?这是它面临债务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
而这,还不是最严重的后果。
下一页>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