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风险因素
1、技术风险
尽管我国是全球太阳能电池第一大生产国,但我国光伏企业生产设备以及生产技术基本来自欧美国家。作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欧美日等国家始终都在加紧对光伏技术的研究,不断取得重要进展,始终保持着引领新能源技术潮流的地位。我国能耗很难降到国外同行水平。如多晶硅的原料是三氯氢硅,海外对三氯氢硅的平均转换率是14%,而我国是10%。美国科学家为制造新一代低成本高效太阳能电池研制出了分子“模板”可控制合成材料技术。德国弗劳恩霍夫太阳能系统研究所创造了太阳能电池叠加技术,转换效率是传统硅太阳能电池的两倍,使整个太阳光谱都可用于能源生产。一旦太阳能光伏生产技术取得革命性突破并应用于市场,现有光伏企业的生产技术就可能面临更新换代的风险。我国尚未有自己的提高转换效率的核心技术。
2、国外政策风险
欧美市场是我国太阳能光伏设备的主要市场。国际贸易政策和经济形势的风云突变,使光伏产品市场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国际金融危机曾使光伏产品的销量和价格骤降;美国因贸易保护和反倾销制裁正在发起对我的“301”调查;欧美国家对太阳能电站补贴政策的动荡,也将影响光伏产业的发展。如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过后,西方国家削减了对光电产品的价格补贴,直接导致了我国许多光伏企业的倒闭。
3、不当竞争风险
我国光伏产业过去5年高速增长,产量翻了8倍。未来5年还将以2~3倍的速度高速发展。中国现有上千家企业涉足生产太阳能光伏产业,“野蛮生长”成为形容太阳能产业扩张势头的代名词。适度竞争对促进产业发展有利,但在产品和市场均未完全成熟的情况下,许多企业耗费巨资购买国外材料、设备和技术,加工类似的产品去竞争十分有限的国内外市场,会带来很大弊端。现在,有的企业不考虑成本参与国内外电站竞标,有的企业为获得订单而竞相压低报价,有的甚至降低质量和环保标准以求低价销售。光伏产业原本有序发展可获得的利润,被“一哄而上”的发展方式所挤压,新兴产业变成微利产业。
4、汇兑风险
我国绝大多数太阳能企业都是两头在外,即主要原材料依赖进口,产业与市场倒挂;产在国内,销在国外。目前,大多太阳能产品销往欧美等国家,部分原材料依赖进口,销售价格和成本以美元、欧元计量,转换为人民币时,汇率的波动必然会对企业的净利润造成很大影响。因为采购合同、销售合同的签订与款项的付出、收回有一定时间差,出现汇率变化,企业就要承担与此带来的风险。汇价上升,对于境外贷款企业来说,则要以更多的本国货币偿还,如果汇率下降,销售收回现金将减少,都会造成企业的损失。2009年欧元贬值造成国内光伏厂商近亿元的汇兑损失。
5、利率风险
太阳能企业存在的银行贷款面临着利率风险。其主要原因是公司债务的利率波动,利率上升会导致新借款成本以及有待偿还债务的利息支出增加。因此利率的变动可能会使债务的价值大幅度波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