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美国商务部在联邦纪事上发布公告,就对华太阳能电池(板)双反案做出反补贴紧急情况初裁。美国商务部决定将在2012年3月2日初步裁定反补贴税率后,向前追溯90天开始征收对华太阳能电池板的反补贴税,即2011年12月3日以后出口至美国的中国涉案产品均将被征收反补贴税。
“狼又来了!”当中国还沉浸在春节的喜庆气氛中,美国的“双反”大棒就再次挥向了中国光伏产业。“紧急情况初裁”意味着什么?美国对自己本身“占便宜”的光伏贸易为何屡施重手?对于近日频频发生的贸易摩擦,美国为何总是底气十足?中国的“软肋”究竟在哪?对此,记者专访了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和商务部研究院世界经济贸易研究部专家吕博。从WTO的相关法则、美国政局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影响以及中国光伏产业的软肋等方面解读双方的贸易纠纷。
“紧急情况初裁”为哪般?
何谓“紧急情况初裁”?吕博解释说,按照WTO相关法律的规定,紧急情况裁定就是在立案以后、初裁之前的这段时间内,如果国外相关产品进口有急剧增长的情况,或者说有紧急形势存在的话,该国将来征税就可以向前追溯90天。“这在世贸规则上是允许的。如果双方都是世贸组织成员,就应该遵守其中的规则。”吕博说。
国内光伏企业代理律师李法寅曾表示,美国商务部此次作出紧急情况裁定的依据是:中国太阳能电池制造企业在2011年10月~12月的较短时间内,向美国大量出口太阳能电池,其数量和金额与2011年7月~9月期间相比激增了15%以上。之所以追溯90天开始征税是因为美商务部担心一些中国光伏企业在初裁之前,有意加大对美国出口量,这就存在逃避征税的可能性。
这样做并非没有证据,业内人士介绍,由于“双反”税率的裁定会抬高涉案行业在美销售成本,相关企业会在初裁决定作出之前加紧供货,消化库存,尽量减少损失,因此在去年年底已经出现了中国出口美国的太阳能电池数量和金额大幅增长。
而美国商务部追溯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的唯一判断标准就是涉案产品的数量是否在短时间内出现猛增,这与企业急于铺货避免损失的举动恰成矛盾,因此在美“双反”案件几乎无一幸免被裁定追溯征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