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平价可期
光伏发电成本以不可想象的速度下降。2006年,光伏发电每千瓦时成本4元多,当时人们普遍以为,降到1元需要三四十年时间。然而,仅仅用了3年,到了2009年,光伏发电成本已降到1元。
业界一种声音认为,中国有可能率先实现太阳能发电平价上网。美国应用太阳能公司总裁查尔斯·盖伊(Charles Gay)认为,由于中国在智能电网等配套设施上的优势,中国将在2018年前后实现电网平价,而美国则要等到2020年。
工信部制定的光伏“十二五”规划也提出,到2015年,光伏系统成本将下降到1.5万元/千瓦,发电成本下降到0.8元/千瓦时,配电侧达到“平价上网”;到2020年,系统成本下降到1万元/千瓦,发电成本达到0.6元/千瓦时,在发电侧实现“平价上网”,在主要电力市场实现有效竞争。
不过中国光伏产业的变化有可能促使这一目标提前实现。突如其来的光伏“寒冬”已经促使中国光伏业从原先的“规模第一”向“成本优先”转变,以尚德电力为代表的专注光伏某一生产环节、凸显特定优势及快速扩张的模式,已经让位于以汉能控股为代表的注重自有技术和规模生产的全产业链模式。
一旦实现光伏发电平价上网,中国光伏业将彻底完成从政府补贴型产业向市场驱动型产业的转变,并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国内证券公司国金证券分析认为,2011年至2015年,光伏发电成本将逐渐接近当地上网平价,未来几年光伏装机量会有巨大增长,光伏行业也将迎来第二个发展大周期。按照2020年光伏发电替代全球发电量5%的目标计算,未来每年新增的光伏装机量也将是目前水平的十倍以上。
大佬扩张促产业整合
光伏“寒冬”渐行渐远,但其引起的产业整合正方兴未艾。多晶硅行业遭受重创,成本高、规模小的多晶硅企业恐将面临淘汰。与此相对,具备技术、规模优势、采用新一代太阳能电池技术的薄膜太阳能企业正持续扩张。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分析认为,这次行业整合将是光伏产业调整升级的契机。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较快,目前产能世界第一,产业链也比较完善。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技术上还有差距,盲目建设、低水平重复、同质化竞争现象仍较严重。他同时表示,行业景气指数较低,可以倒逼国内光伏生产企业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提高产品质量,向高端领域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金融业通过信贷倾斜等多种方式支持光伏龙头企业,加速了整个光伏产业整合升级。作为中国金融机构的“国家队”之一,国家开发银行2010年为尚德电力、天合光能、英利、晶澳太阳能和赛维LDK相继提供了百亿规模的融资授信。2011年11月,国家开发银行为汉能控股集团提供了300亿元人民币战略授信。2011年间,对光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还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信银行、江南银行、江苏银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等多家金融机构。
可以预计,随着政策、金融等多种利好因素向光伏行业尤其是光伏龙头企业倾斜,中国光伏产业的整合和转型升级将加速,进而摆脱原先粗放式经营模式,走高科技、大规模、全产业链的新型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