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市场情况起了变化
综观近几年来我国太阳能光伏行业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悬于我国光伏行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就是对海外市场的过度依赖。
2011年,伴随着欧债危机的愈演愈烈,原本几个应用大国连续削减补贴使得终端装机需求明显萎靡。其中,德国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的装机容量被下调15%;意大利将原有的上网电价补贴削减了4%~11%;捷克从2011年起对已建的光伏电站增收26%的税费。
由于上述这些欧洲国家占据了全球总装机容量中超过70%的份额,需求的明显萎靡必然也就引发了光伏组件的直线下降。例如,据知名报价机构PVinsights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1年11月16日,多晶硅的均价已跌至33.6美元/千克,相比2011年初时的90美元/千克,跌幅已达到了62.7%。
而更使光伏行业感到“令人胆寒”的是,在曾经被许多业内人士寄望于能够接过欧洲的需求接力棒的美国光伏市场上,一场针对中国光伏产品的空前“指责”正甚嚣尘上。
例如,2011年12月3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就“美国King&Spalding律师事务所要求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双反"调查”作出了初裁:以大反差票数,毫无悬念地认定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板)对美国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损害。这就意味着,中国光伏企业在迎战美国“双反”漫长战役中的第一战已“告负”,“寒冬”已进一步地逼近。
扩大内需不能靠“等”
虽然业内人士基本上都清楚,悬于光伏行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就是对海外市场的过度依赖;同时也明白“破剑之道”就是必须要培育相对稳定并能够实现稳步增长的内需市场。
然而,现实的问题是,清楚也好、明白也罢,但在实际的运作中却是“观望、等待”。观望什么?等待什么?说穿了,就是“观望大市场、等待好政策”。并且,理由还冠冕堂皇“国内尚未形成完整垂直的产业链”。
实际上,光伏行业内需消费的完整产业链已经形成,而相关的支持政策也在不断地出台。例如,2011年8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出台了《关于完善太阳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确定了光伏发电统一的上网标杆电价,曾一度被视作启动国内消费市场的讯号。
完整产业链已经形成、支持政策也不断出台,还要等什么?回答看似也“理直气壮”等相配套的光伏发电上网政策、等国家电网并网收购的硬件条件成熟。确实,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由于分布式电源大量接入后可能会对现有国家电网的运行稳定性、潮流分布、电能质量、继电保护等方面所带来的诸多不利影响,并且在程序与调度等方面也相当复杂。例如,在西部一些地区所建设的光伏电站,并网时需要进行升压,所以必须要有升压站和输电线路与之相配套。
还有,虽然国家电网“发展坚强智能电网”的部署已逐步具体化,智能电网的改造工程也已开始进入实施阶段,但改造工程的全面完成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所以说,扩大内需不能靠“等”,因为扩大内需并不是只有“并网”这一条路,还有“微网”之路可以走。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