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比光伏网讯:被大陆业者视为2012年有机会取代第1大德国市场地位的大陆境内太阳能系统需求,预估约有50亿瓦(5GWp)的系统需求量,在大陆的外商表示,该需求偏属策略性需求,需求多数是由国家单位来主导及创造,采购选择也是特定供应对象,即使是大陆业者,也不见得每家陆资都分得到羹,外资公司难度就更高,看得到吃不到的多。
全球第1大德国市场近年来补助政策多变,让市场对其未来的大幅成长失去信心,积极寻找新兴市场,其中大陆即被诸多专业人士看好其潜力。 2012年透过大陆的十二五规画及政府依每瓦人民币1元电价买回(FIT)策略, 这些补助刺激境内需求,大陆业者预估,2012年大陆约有50亿瓦太阳能系统新安装量。
相较于德国2010、2011年约75亿瓦的总安装量,大陆50亿瓦的需求已大幅逼近,不过太阳能业者认为,大陆境内的需求外人多数吃不到,即使是陆资企业,也不是人人可得。
在大陆设厂的外商指出,大陆政府该项补助因应国际支持绿色能源、节能减碳趋势,但每瓦人民币1元的补助投资报酬率仍不高,再者,多数的需求都是由中央所属或相关企业来承接创造,包括积极投入的传统电厂等。
采购策略上,也是策略性选择指定供应商,也就是即便是境内土生土长的陆资供应商,都不见得可以分到一杯羹,而不论是在大陆当地设厂或境外的外资企业,要分食自然难度就更高。因此大陆政府创造的内需,最直接受惠的即大陆产业链,但50亿瓦的需求恐怕仍无法喂饱大陆整个产业链,代表依赖国际市场。
不过太阳能业者指出,大陆政府鼓励境内银行携手大陆企业前往国际市场进行系统投资,所以,2011年大陆在国际市场的终端系统耕耘上已有相当不错的进展,尤其信债危机等问题,让国际其它银行资金充裕度受限,反而凸显大陆银行的优势及成为最佳切入点,这对大陆产业供应链未来的发展有相当的帮助。
而台湾的产业链也呈现发展不均现象,近期业者积极朝终端系统端布局,最主要即体会单纯生产、赚取微薄获利甚至亏本,在太阳光电产业领域恐怕是「不死也半条命」 ,不过,目前仍未因出海口构建,使其供应链产品的产出受到莫大帮助者。
台系太阳能厂包括茂迪、昱晶、新日光、升阳科、太极、益通等,大陆垂直整合厂包括尚德、英利、阿特斯、天合光能、晶澳等,保利协鑫及江西赛维时是从料源一路透过自制或联盟布局到终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