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当前光伏产品价格雪崩已造成行业性的亏损,但一些掌握核心技术拥有成本优势的企业正脱颖而出。保利协鑫凭借氯氢化核心工艺,实现了物料全利用,单位能耗降至国内平均水平的三份之一。今年下半年,保利协鑫多晶硅产销量不降反升,逆势成长为全球规模最大,成本最低的多晶硅原料企业。
保利协鑫董事长朱共山认为,在价格雪崩的倒逼机制下,光伏企业发展正从靠规模、靠产能转向靠科技进步、靠降低成本,光伏发电平民化,家庭化的进程正在加速。
今年以来,欧洲各国纷纷削减光伏补贴,原本占据世界光伏装机70%以上、占中国光伏电池出口80%的欧洲市场需求大幅下降。11月中旬,美国商务部正式对中国光伏业展开“双反”(反倾销、反补贴)调查。
针对这种状况,不可能一直依赖国际市场已成为国内光伏企业与相关机构的共识。瞿晓铧表示,中国光伏行业的扩张不是为了占领国外市场,主要是为中国市场作准备。今年9月份,中国出台的上网电价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内光伏市场的启动。
此外,面对欧洲市场需求的萎缩,国内光伏企业纷纷选择改变战略开拓北美、日本、印度、东南亚、南非等市场。今年12月,河北天威集团在海外最大的投资项目美国Hoku公司一期产能为2500吨的多晶硅项目实现投产。天威集团规划将在美国最终建成吉瓦级的光伏产能。此前,苏州阿特斯已在加拿大设立工厂,无锡尚德则在美国布点设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