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美国商务部正式发布公告,宣布将对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板)展开反倾销和反补贴“双反”调查。该调查源于10月19日Solar World Industries Americas等七家美国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提起的申诉,要求美国政府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太阳能光伏电池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并要求美国向进口自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征收超过100%关税。Solarworld公司同时还在欧洲游说,要求对中国进行反倾销调查。
寒冬中的中国光伏制造企业,很可能因受到美国市场的贸易制裁而面临更艰难的局面。
尚德、英利、晶科、天合等中国一线光伏制造商已经公开回应申诉,称会“积极应对”,并拿出证据证明严格遵守了国际贸易准则。中节能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华斌直言,中节能在美国投资额达36亿人民币的光伏电站项目,因受到“双反调查”的影响而搁浅。
惩罚性贸易关税一旦征收,伤害的势必是中美双方市场。
美可依据国内法律制裁我光伏企业
美国针对中国新能源领域补贴政策提起申诉已经不是第一次。去年9月,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提出申请,要求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针对中国新能源的补贴政策和发起“301调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工会主席理查德·布鲁明戴尔(RichardBloomingdale)介绍,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之所以发起调查,是因为他们认为中国的新能源政策补贴太多了,他们觉得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301调查”启动后,中国上诉到WTO,最终不了了之。而美国则可以根据WTO的相关协议转化成美国国内法律进行“双反调查”。
事实上从整个光伏产业来看,中国每年从美国进口的设备、多晶硅原料、辅料高达50亿美元,而中国每年出口到美国的光伏产品为20亿美元。贸易关税一旦征收,除了逼迫中国光伏制造商涨价外,也会波及美国多晶硅生产商道康宁、硅片巨头MEMC以及光伏高端材料生产企业杜邦。
过去几年,中国光伏制造业快速扩展,已经让其海外竞争对手感到恐惧。根据德国光伏杂志《PhotonInternational》统计,2010年中国太阳能电池产量达13吉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47.8%。全球光伏制造业的半壁江山被中国企业占据,这让企图通过新能源发展振兴制造业和提高就业机会的美国感到不悦。
在全球光伏市场需求收紧的环境下,美国开始出现光伏企业破产潮。破产的企业包括加州的Solyndra、马萨诸塞州的EvergreenSolar以及纽约的SpectraWatt。不久前,BP也宣布在美国的光伏工厂将在2012年第一季度关闭。据GTMResearch的调查数据显示,过去一年里,美国约有五分之一的光伏制造商因破产或停产而消失。
“我们对奥巴马的新能源战略还是寄予厚望的,确实是产生了很多的就业机会,但还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我们还有一个很高的失业率。”理查德·布鲁明戴尔说。
美国光伏制造商将破产潮归咎于中国同行的低价倾销,且认为中国企业如此大幅降低产品价格是由于中国政府的高额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