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的寒冬仍在加剧,无论是龙头企业还是中小企业,经营业绩普遍出现大幅下滑,专家认为光伏企业走出寒冬期还需要较长时期。
截至23日,在海外上市的国内光伏企业三季报已基本发布完毕,在光伏组件的平均售价遭遇重创的现状下,企业业绩出现明显下滑。
从几家龙头企业来看,尚德电力亏损最为严重,三季度净亏损达1.164亿美元,去年同期则盈利3310万美元;赛维LDK第三季度亏损1.145亿美元,毛利润为-1700万美元,而去年同期,其毛利润曾一度为1.5亿美元;中电光伏也同样没有逃脱亏损的命运,三季度公司净亏损额为3130万美元,毛利润为-1990万美元,毛利率为-13.7%;此外,天合光能也报出了第三季度亏损3150万美元的业绩。目前,仅有晶科能源利润为正,该公司第三季度的营收为2.79亿美元,净利润为1070万美元,但该数字相比去年同期也有73.8%的大幅下挫。
事实上,面对海外市场变动的压力,国内上市的光伏企业业绩也不尽如人意。从之前公布的三季报来看,统计24家中国光伏发电概念股披露的三季报,业绩同比下滑八家,环比下滑的则多达16家,约占已披露家数的七成。
大企业三季度财报多数报亏的同时,中小企业的生产情况更为惨淡。据赛迪智库光伏产业研究所调查显示,我国半数以上的中小电池组件企业已经停产,30%大幅减产,10%至20%小副减产或努力维持,并已开始不同程度裁员。
中国光伏产业联盟副秘书长高宏玲告诉记者,今年下半年以来,企业生产经营急剧恶化,部分企业减产、停产甚至倒闭,产业发展形势严峻。我国中部某省十余家多晶硅企业中仅有一两家企业仍在维持生产,其他已停产,裁员人数多达2000人。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李胜茂也指出,整个光伏产业有500多家企业,当前全产业链上1/3的中小企业产能利用率都在20%至30%之间,可以说是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现在中小企业还维持20%至30%的产能利用率,还是增加库存的一种做法,绝大多数企业不是说有这样的市场需求,而是想留住一部分骨干员工,防止更多员工流失,所以才没有全部停产。”
业内人士认为,全球经济震荡、欧债危机恶化下的市场萎缩和这两年大跃进式发展造成的产能过剩是光伏产业进入寒冬期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