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独家获悉,14家国内光伏企业针对美国反倾销、反补贴(“双反”)调查的联合抗辩阶段已基本结束。目前,部分企业正在着手准备填写来自美国商务部(DOC)的调查问卷。
这意味着此次“双反”调查已进入下一阶段,涉案企业将不得不从联合转向“各自为战”。目前,英利、尚德、阿特斯向本报证实已接到了来自美国商务部的初步调查问卷。“这次调查问卷是第一轮,主要是对涉案企业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在此轮调查问卷之后,还会进行两到三轮,那才是刨家底式的摸查。”一位参与此案的律师称。
上述律师还透露,在此次“双反”调查中被“点名”的中国企业多达70余家。而调查的初裁结果应该会在明年3月份出来,离最终结束还需要一年时间。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说,若中国企业最终败诉,国内的光伏行业将面临进一步分化。大企业通过法律手段仍有望获得比较合适的关税税率从而免受重创,而中小型企业则面临被征收至少100%关税的局面。
联合抗辩
事实上,在“双反”调查案发生之前,国内的光伏企业已经有所预警。
英利内部人士透露,国内的光伏行业提前一个月就已知道会有美国企业针对中国光伏产品要求“双反”调查,只是不知道具体时间。“中国商务部在10月初的时候还召开了一个预警会。当时,包括英利在内的多家国内光伏企业的相关负责人都参加了此次会议。”该人士称。
10月19日,德国光伏企业Solar World美国分公司牵头联合其他6家匿名企业向美国商务部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正式提出申诉,要求美国政府向中国出口美国的光伏产品进行“双反”调查,并征收超过10亿美元的关税。
按照美国相关法律,在Solar World提起申诉后,“双反”调查将进入损害认定阶段。这个阶段并不针对具体企业,而是针对整个中国光伏行业。
此后,英利董事长苗连生、尚德董事长施正荣等光伏巨头进行了沟通,决定由英利、尚德、天合、阿特斯等几家大的光伏企业牵头,在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的组织下联合抗辩。“这期间,一些企业要么找到商会,要么直接找到大企业,然后由几家大的企业牵头,最终形成14家企业一起联合抗辩。”机电商会的一位负责人说。
这14家光伏企业分别是:尚德、天合、韩华、阿特斯、英利、中盛光电、东营光伏、辉伦、晶澳、特变电工、昱辉阳光、欧贝黎、日地、保利协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