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为龙湾区永中镇永强片区街景,这个温州高利贷的发源地,现正处于民间借贷危机的“风暴眼”中。
直至今日,“敢为天下先”、“精明”、“团结”这些词仍是打在温州人身上的典型标签。不过近几年来,曾以“吃苦耐劳”闻名的温州模式渐失榜样效力,当“精明”向“投机”转变时,温州模式也开始备受争议。而这次出现的民间借贷危机,可以说是“后温州模式”的集中爆发。为此,记者专程赶赴温州这座尚处于危机之中的城市,试图从民间借贷者和企业经营者的角度,一探民间借贷危机的究竟。
食利链断裂
“老高”破产转行
龙湾区永中镇永强片区,是十多年前温州担保公司的发源地,也是高利贷最活跃的地区,林翔(化名)是当地“老高”中的一员。
“你不是要了解高利贷吗?问他好了。”永强片区下辖某村的村长指着一同过来的林翔告诉记者,“他原来就是做担保的,不过现在改做我的司机了。”
林翔话不多,涉及自己的事其实并不愿详谈。他告诉记者,自己在2009年开公司加入担保行业,“那时月息普遍是六分,高的一角多也有”。
一路顺风顺水经营的担保公司,不料因为今年6月下家跑路,林翔不仅本金要不回来,连利息也断了,还欠下了亲戚朋友数额不菲的账。“既是债权人也是负债人”,是放贷人的普遍特点,最终长长的食利链条上,首尾已不知彼此。
当记者问起林翔其担保公司的规模时,他避而不答,只告诉记者“每天要接几十个电话讨债,也要打几十个电话追债”。不过说起这些时,他的表情看不出有任何异样。据林翔称,温州的民间担保行业大规模向高利贷转变,大概是在2008年下半年,也是在那时,借贷食利者中,老百姓和“有身份的人”逐渐增多。现在跑路者背后的“官借”身影,至今仍是温州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今年3月以来,温州企业资金问题频发,永强的担保业自然受到牵连。林翔告诉记者,虽然现在很多“老高”破产改行,但不可能和高利贷彻底脱钩,因为“账总还是要讨的”,虽然很多已是有去无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