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比光伏网讯:9月8日,据业内相关人士表示,有机硅“十二五”规划将有机硅行业准入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将控制甲基单体总量,限制新建单套规模10万吨以下的生产装置,同时加大苯基、乙烯基、烷氧基硅烷等特种单体,以及中间体和下游中高端产品发展力度,调整产业结构。
需求旺盛扩产热情高涨
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我国有机硅消费年均增长率预计将保持在18%左右,2015年硅氧烷消费量预计达到约130万吨,折合有机硅单体约260万吨。2010年,中国有机硅(折硅氧烷)产量约41万吨;消费量55.5万吨。
有机硅是功能独特、性能优异的化工新材料,在耐低温、耐老化、耐化学腐蚀性、绝缘、不燃等方面性能突出,具体产品包括热硫化硅橡胶、室温硫化硅橡胶、硅油、硅树脂、硅烷偶联剂、气象白炭黑等,下游行业有纺织、电子、电器、汽车、日化等。
有机硅一方面在传统应用领域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另一方面在新能源、节能环保、医疗卫生及高端制造等方面不断开发出新的用途,特别是在太阳能电池、LED、个人护理用品、轨道交通以及替代石油基产品方面,其应用得到快速发展。
由于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有机硅被列入了新材料“十二五”规划。据了解,20多个有机硅产品列入了新材料“十二五”规划的产品目录。与此同时,各企业也在纷纷扩产。截至2010年,有机硅单体厂家共15家,总产能170万吨。
目前,国内有机硅单体厂家已增至16家,业内企业纷纷计划扩产,同时企业数量还有继续增加的趋势,业内普遍认为行业出现产能过剩。
单体目标产能300万吨
专家表示,如果有机硅产能在目前的基础上继续扩大,未来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如果不再扩张,需求的增长将逐步消化产能压力。有机硅“十二五”规划将严格准入门槛,控制产能增长,2015年产能达到300万吨,满足国内需求外略有出口。
分析人士认为,未来大装置将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流,据了解,目前国内厂商中只有星火、新安等少数企业拥有大装置能力。如果考虑副产品综合利用,大装置的单位成本大大低于小装置。规划提出,到2015年形成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有机硅单体骨干企业。据分析,蓝星、新安等企业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未来有望入选这一行列。
发展下游中高端产品方面,分析人士称,国内企业的107胶、硅橡胶、硅油等产品质量已经达到国际水平,但在特种硅橡胶、硅烷制剂等专用领域发展较为滞后。规划显示,硅烷偶联剂要建成2~3个规模超过3万吨年、采用绿色环保技术生产的企业,2015年总产量达到40万吨,品种数量超过1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