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江苏中能“野蛮生长”,短时间内成为“1元时代”的头号明星?我们试图发现当前新兴能源企业犹如大象走钢丝般的“造星”路径。
不到五年,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中能)从零起步,就成了拥有世界最大产能的多晶硅企业。实现2009年《洛阳宣言》放言的“2012年光伏电价1元/千瓦时”又要多久?江苏中能副总裁吕锦标不愿多谈。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认为,少数企业已实现了2012年1元/千瓦时的目标。为此提供依据的是,赛维LDK营销总监姚峰透露的数据:今年年底,江苏中能的产能可达4.6万吨,赛维LDK紧随其后,有2.5万吨产能投放,多晶硅供应紧张得到根本缓解,为组件成本大幅下降提供了可能。那么,是什么让江苏中能短时间内成为“1元时代”的头号明星?我们从其资本运作、技术研发、产业链整合的三板斧着眼,对此作全面解读,并发现当前新兴能源企业犹如大象走钢丝般的“造星”路径。
资本:超常规融资实现跨越式扩产
2008年前后是多晶硅行业的黄金时期,江苏中能却错过了赴美上市的良机。如不能筹措动辄百亿计的发展资金,就只能将这块利润最丰厚的蛋糕拱手让人。2009年6月,江苏中能大股东、香港上市公司保利协鑫董事局主席朱共山毅然以263亿港元,全资收购江苏中能,为后者跨越式扩产打开了一条上市融资通途,此时保利协鑫的市值只有27亿港元。而后,国开行、中投等国字头机构又巨资入股,让江苏中能从千吨级向万吨级产能扩张成功起跳,从此无资本之虞。2010年,江苏中能刚从1.8万吨扩张到2.1万吨,今年初又宣布将投资近150亿元人民币进行扩张,完工后硅料产能预计达6.5万吨,其产能世界领先的地位或将无人可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