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比光伏网讯: 6月1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开始正式施行。在指导目录鼓励类新增的新能源门类中,太阳能光热发电被放在突出位置。
对此,业内人士预计,“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在产业政策方面大力推进光热发电及与其有关的设备制造。
光热发电蕴含万亿商机
“国家政策只是进一步加速了光热领域的投资力度。因为自年初鄂尔多斯50兆瓦光热发电项目开标之后,国内企业对光热发电的关注就已开始升温。”湘电股份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对《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表示。
1月20日,国内首个光热电站特许权项目——内蒙古鄂尔多斯50兆瓦光热发电工程开标,大唐新能源最终以0.9399元/度的低价在三家投标者中脱颖而出。而在国外,一般会在2元/度以上,最低也在1.5元/度以上。
据业内预测,该项目总投资约16亿元,每年可发电1.2亿度以上,招标后的上网电价可能会在1.8元~1.9元/度。而根据国家可再生能源的长期规划,2012年之前,国内将有1000兆瓦至2000兆瓦的光热项目启动,到2020年太阳能热发电总容量达到20万千瓦。
“试算一下,光热发电将带来数万亿元的商机。”湘电股份上述人士对记者表示,光热特许权招标将于今年7月进行,已经错过光伏特许权招标,不想再错过光热特许权招标了。
事实上,具有上述心态的不只是湘电股份一家。
目前,包括皇明太阳能、中海阳等企业均在光热发电领域加大投资力度。
据了解,中海阳已在成都投资一条太阳能聚光热发电反射镜项目,一期工程总投资为5亿元,整个项目预计投资20亿元,建成后将具备光热电站主设备的供应能力;皇明太阳能现在也在密切跟踪青海格尔木1000兆瓦光热发电项目,目前已和国内企业组成联合体,共同开发南非和印度的光电项目。
相关技术已有突破
针对此前力推的光伏发电,光热发电的优势体现在哪里呢?对此,太阳能专家薛怀东告诉《中国联合商报》记者,光伏发电是指利用太阳能电池技术,将光能转变为电能,而太阳能光热发电是指利用大规模阵列抛物或碟形镜面收集太阳热能,通过换热装置提供蒸汽,结合传统汽轮发电机的工艺,从而达到发电的目的。
“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具有其他形式的太阳能转换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即太阳能所烧热的水可以储存在巨大的容器中,在太阳落山后的几个小时内仍然能够带动汽轮发电。”薛怀东如是说。
据了解,早在上世纪80年代,国外就已建造了装机容量500千瓦以上的各种不同形式的太阳能光热发电站20余座,其中美国加州的碟式太阳能光热发电一号及二号装机容量分别达到了850兆瓦和750兆瓦,太阳能光热发电已经开始商业化运作。
相比之下,我国起步较晚。但在“十五”期间,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工程热物理所等科研机构和一些太阳能企业也已开始对光热发电技术进行研究。目前,我国科学家掌握了一批太阳能光热发电的核心技术,如高反射率高精度反射镜、高精密度双轴跟踪控制系统、高热流密度下的传热、太阳能热电转换等。
光热发电能否主导“十二五”?
据了解,根据聚热方式不同,光热发电有槽式、塔式、碟式和菲涅尔聚焦四种技术路线。就几种形式的太阳热发电系统相比较而言,塔式热发电系统的成熟度目前不如抛物面槽式热发电系统,而配以斯特林发电机的抛物面盘式热发电系统虽然有比较优良的性能指标,但目前主要还是用于边远地区的小型独立供电,大规模应用成熟度则稍逊一筹。
槽式热发电系统最成熟,达到商业化发展的技术,但该技术主要由集热管、聚热镜片、汽轮机和支架等零部件构成,其核心部件集热管为德国肖特公司与西门子两家公司垄断。
“集热管的损坏率较高、发电效率低下、价格也比较贵,属于不太理想的状态。相比之下,光伏发电则在国内形成了从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等高度一体化的集成。”薛怀东表示,光热发电的产业链仍不完善。
据了解,全球光热发电规模最大的西班牙,其光热电价仍维持在3.3元/千瓦时的价格。虽然随着技术国产化的不断升级,成本将会呈下降趋势,但中国光热发电的价格至少维持在2元/度,成本压力还是比较大。
虽然光热发电已列入鼓励新能源门类,但国家目前还未出台相应的补贴扶持政策,同时技术路线、产业链、成本等一系列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有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光热发电仍需要三四轮特许权招标以对光热上网电价进行摸底,光热发电的爆发点可能在五年甚至是十年之后。因此,光热发电能否主导“十二五”尚待观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