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日本福岛事件后,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佛莱格特在针对有关新能源改变策略的问题时曾答道“首先,现在最重要的是我们要采用更加有效的能源转变的方式投入到生产和使用中,我知道中国在上一个五年计划中做得很好,能源效率提高了20%;第二也就是我们刚开始看到的更加广泛的采用其他(非核)可再生能源,这可以产生明显效应,使价格更加便宜。”这些回答,使我们很快在现实中找到了答案。
3月之后,欧盟各国纷纷出台下调光伏补贴政策,价格杀得血流成河,中国光伏企业连连叫苦的情形在2011年第一季度已见怪不怪。从一路滑梯的光伏产品价格可以看出,欧盟国家能源改革的第一步已经达到了。
“主市场政策施压,各级产业链泡沫被击破之后将大大降低光伏并网成本,这些都是为欧洲国家光伏发电应用全民化做准备,价格降低催生光伏应用市场,这样的连带效应是新能源转变的最佳方式。”广州光伏展览会市场部负责人的一席话恰好进一步对佛莱格特所说的价格带动下产生的行业效应做出了解释,欧洲一些国家巧用下降补贴与核禁令的“双令箭”加速了能源市场转变。
核电禁令缓解产业难“熬”现状 市场有望重启
日前,中国光伏企业产品存货积压,欧洲为谋低成本的长远考虑强忍需求饥渴,双方一时相持不下,都在等待对方让步。行业人用“熬”字生动形象地概括了光伏产业这种状况。此次德国退出核电意味着以光伏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而且成本越低使其能扮演的角色越重要。随着核电的逐渐退出,在等待光伏产品的平均售价下降的过程中,欧洲市场早已饥渴难耐,市场一旦重启需求,短期内就将消耗中国市场上半年积压的光伏产品。
3日,2011第三届广州国际太阳能光伏展览会负责人陈先生就德国禁核令之后,行业流传欧洲将重启需求,缓解国内产品积压现状进行分析,陈先生表示“5月30日组委会对国外采购商登记数据分析时发现,仅英德就在20多个国家中占据35%的比重,而且在组委会接到的13.8亿订单中,来自欧洲市场订单额就达55%。”针对这种情况陈先生接着说“曾考虑到光伏企业转移市场的需要,在二期国外观众邀请时,特在加大了美洲和亚洲国家采购商的邀请力度,对欧洲专业人士的邀请方案却并未作出特殊调整,但就现在的情形来看,之后的三期招商方案必须做出调整,势必要着重加大欧洲国家采购商邀请的力度,专门负责欧洲市场邀请的国际专员的名额也要增加。”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