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制造出口,一个是国内安装;前者占全球比重50%,后者却只占3%。两组悬殊数据的背后,是国内光伏产业难以绕过的需求困境。
在昨天召开的一年一度的半导体、平板显示及光伏产业盛会上,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教授级高工王斯成公布了针对国内百余家光伏企业深入调研的结果:去年底大陆晶体硅电池的制造产能已膨胀至21GW,中国一年的生产能力已超过2020年的累计装机目标。
而目前一半依赖进口的多晶硅厂商在2-3年内也将实现自给自足,意味着国内多晶硅产能还将扩大一倍。但王斯成坦言,现在只有3家企业在电耗、成本、物料回收等方面达到先进水平。
国内组件产能翻番
就在全球光伏投资受日本强震而被再度点燃“引擎”之际,启动国内制造“盛宴”的同时也存在产能过剩的忧虑。据王斯成介绍,由于去年全球安装量增加了100%,国内组件产能也随之翻番。
据悉,晶澳产能从 2009年的500MW扩张到1.5GW,无锡尚德从700MW扩张到1.2GW,阿特斯、英利等公司产能也都扩张了一倍以上。
“从2007年开始,我国就保持世界第一大光伏生产国的位置,去年共生产了8GW,全球一共16GW,发货量占全球比重达到50%。”王斯成表示,就组件生产规模看,去年全球排名前十三位的组件商中,中国占据了85%。
而曾经“命悬”进口的国内多晶硅产量也有了飞速提升。据悉,2003年国内 93%的多晶硅依赖进口,2007年、2009年仍分别有89%、80%需要进口,去年一年直线飙升到了有“半壁江山”可以实现自给的生产水平。
2月下旬,国内最大多晶硅和硅片供应商保利协鑫就曾宣布,计划投资177亿港元,今明两年内在现有2.1万吨多晶硅产能的基础上扩充至6.5万吨,这几乎达到中国现有多晶硅的有效产能总和。而另一光伏巨头江西塞维也传出旗下多晶硅业务下半年赴港上市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