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锦州市区,车无论开往哪个方向,都会看到路两旁一望无际的玉米地,玉米秆零零星星戳在地里。远处土黄色的山格外荒凉。其中一座山顶泛着蓝光,它铺满了太阳能电池板,这是锦州阳光能源中标的13.5兆瓦金太阳示范工程,明年将投入发电。
玉米等农作物深加工曾经是锦州的一个支柱产业,而光伏产业成了如今锦州重点打造的新兴支柱产业。
沿着龙栖湾大道一路向南,临近海边时玉米地消失,成了大片建筑工地。路旁的大牌子提示这就是13.6平方公里的锦州光伏产业园所在地。
从蓝图上看,状如三角洲的龙栖湾新区不是单纯的开发区概念,而是一场由光伏产业带动的造城运动。蓝图的雄伟与眼前的荒凉成为对比,在空旷的土地上,只有一栋刚刚完成主体结构的大楼,这座大楼是新能源大厦。
“打造千亿级光伏产业园”是锦州市政府在“十二五”末要达到的目标。而较早起步,提出“中国电谷”的保定也预期在“十二五”末期实现新能源产值1500亿元,走进保定高新区,随处可见太阳能路灯,它已成为首批国家光伏发电集中应用示范区,未来在超过300万平方米的工厂屋顶还将改造安装光伏发电组件,能够在工业供电高峰时缓解电网压力。
这仅是中国地方政府在光伏产业上狂奔的一个缩影,2010年12月19日,盛产煤炭的山西吕梁市离石区召开光伏产业规划研讨会,政府展示的雄心是未来五年投资450亿打造产业链完善的基地。位于中国内陆的安徽省省会合肥,也将光伏产业视为通向未来的门票,过去一年中包括赛维LDK等多个大型光伏企业都落户于此。拥有昱辉阳光、晶科能源、鸿禧光伏等上百家光伏企业的浙江嘉兴市正在继续扩大、整合其光伏产业链。与它毗邻的江苏,已成为中国光伏第一大省,400多家光伏企业遍地开花。
根据市场调研公司Solarbuzz发布的报告,2010年第三季度中国大陆光伏厂家出货量继续提升,中国多地政府正在直接或者间接推动本地光伏产业的规模。在近期发布的相关信息中,GW(即吉兆,1吉兆等于十亿瓦特)成为地方政府扩产的基本度量单位。对一个新兴产业如此不约而同的青眼有加,自1958年大炼钢铁之后好像还未出现过。
然而,硬币的另一面是,产业链上的短板并没有因为光伏产业飞速发展而弥补,国内产业市场倒挂问题依然是主要瓶颈,地方投资拉动的中国光伏产业是否会进入一条没有出口的高速公路?
一路绿灯
2010年8月,旭龙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落户锦州,副总经理魏东升告诉《中国企业家》,选择这里用了将近半年时间,期间与多地政府都接触过,最终还是因为锦州“给的政策最好”而扎下营盘。
小小的锦州,有个光伏行业内戏称为“天下第一局”的机构,也就是光伏产业发展局。为一个产业设置一个局级单位,在中国独一无二。“我们有什么问题都会很快解决,原来划给我们的地块不是很满意,很快就调整了。”魏说。
“天下第一局”听起来颇具气势,可目前无论人员配置还是办公地点都稍显寒酸。它暂时位于锦州市雨露街19号,小院不大,有些杂乱,挂着块半新不旧的牌子,前面一幢办公楼也极其破旧,与马路斜对面的市府大楼形成鲜明对比。目前加上司机光伏局有20几名工作人员,依然人手紧张,每个人都经常接到家人询问几点下班的电话。
这是个未感染“衙门”色彩的行政机构,其副局长王晓东的热情甚至令人坐立不安。在光伏局成立之前,王曾在市经委工作,据他介绍,锦州最初确定发展光伏产业是2006年,因为有阳光能源这样的企业先进入该领域,从2000年到2005年,阳光能源的单晶硅已形成了一定规模。创始人谭文华提议要重点发展光伏产业,不久市长会议就确定打造百亿光伏产业基地。
锦州力图成为“太阳城”的原因,与许多城市类似,正是由于尚德、英利、赛维这样的龙头企业,无锡、保定、新余才将光伏上升为支柱产业。不过,阳光能源与上述几家相比,规模尚小,锦州市凭什么相信它能拉动自己参与这个游戏?
在王看来,锦州还具备其它条件:“我们有丰富的石英资源。不管是做硅片,还是做多晶硅,都需要一些高纯度石英材料,石英坩埚、高纯石墨、电子工业用的石英材料锦州都可以生产。”
2006年锦州提出打造光伏产业时,产值不足5亿,到2009年达到48.5亿,随着落户企业越来越多,连辽宁省政府也被这种热情所感染。“2009年锦州光伏产业就上升到省级,辽宁省要把锦州的光伏产业打造成辽宁产业基地,甚至中国东北最大的光伏产业基地。”王晓东回忆,就在这一年6月,“天下第一局”成立,“陈政高省长确定发展建议,说一定要成立专门机构来抓这个事儿。要在‘十二五’末达到1000亿产值。”
2009年锦州全市工业产值为1000亿元,这相当于用这几年的时间再造一个锦州工业。
“千亿级”这个目标并不新鲜,全国各地光伏产业园竞相提出,“好像当时看,目标确实挺大”,王晓东也曾有过担忧,不过依据这几年的数据,他的底气一下足了起来。
锦州力图成为“太阳城”的原因,与许多城市类似,正是由于尚德、英利、赛维这样的龙头企业,无锡、保定、新余才将光伏上升为支柱产业。
“预计入驻的项目总投资超过460亿。这些项目建成投产后年产值估计超过700亿。唯一令王晓东和他的同事们担心的是,明年就要搬过来办公,“吃饭和交通是个问题。”
锦州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过去的支柱产业是石油化工、农产品深加工、铁合金,但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用王晓东的话说与南方“没法比了”,唯有依靠新兴支柱产业才能找到出路,不过留给东北老工业区的选择十分有限。
王晓东带着浓重的东北腔说:各地方政府都爱光伏行业,“别的行业,咋大家不去争?全国都在喊多晶硅产能过剩,上面怎么喊,下面还是要抓,就是因为它市场潜力非常大,无限大。”
赛维LDK的发家之地江西新余,曾有建立一个“钢铁兴市”的梦想;而将施正荣奉为座上宾的无锡,过去依赖的是日渐衰落的纺织业;至于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制造基地的德州,当年最有名的不过是扒鸡。这些城市为何会将狂热转移到这个行业?因为它不仅能带来与传统工业一样的就业率和GDP,还能带来足够的想象空间,让这些城市觉得与发达地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对于好的项目我们会给零地价,其实南方也这样做,只不过不说而已。”在饭桌上,北方某光伏产业园负责人透露。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新余市长魏旋君曾说,为支持地方光伏企业,新余“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好事快办”,“在土地征用过程中,涉及到农田、拆迁、补偿、安置等敏感繁杂的事情,市里全部包办下来,用最快的速度为企业建设铺平道路,曾经在20多天内就推平了用于赛维厂区建设的两座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