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剩与否争议仍大
随着产业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围绕着行业产能是否过剩的争议也再次引起各方关注。为了抑制行业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引导行业健康发展,酝酿一年多时间的《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近日由工信部等三部委联合下发。按规定,新建太阳能级多晶硅项目每期规模大于3000吨/年,并且在政府投资项目核准新目录出台前,新建多晶硅项目原则上不再批准。
与“过剩论”相悖的是,2010年我国进口多晶硅数量创下历史新高。中国海关统计显示,2010年前11个月我国已累计进口多晶硅高达4.19万吨,创历史新高。其中11月进口多晶硅量6153吨,同比增159.8%,环比增45%,也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一些国际多晶硅龙头大厂的订单已排到2013年。
中投顾问研究院业内分析人士也表示,目前多晶硅行业出台这样的政策是必须的、也是合理的。政策出台有助于淘汰众多落后产能,促进中国多晶硅光伏行业综合竞争力提高,尤其是利好大型多晶硅企业。国内多晶硅进口增加则主要是因为国外多晶硅质量稳定、品质高,同时国内企业为了锁定成本而签署了大量长线订单。这正说明国内多晶硅行业存在结构性供应问题。
反对产能过剩论的人则表示,2009年下半年国务院和工信部先后出台的抑制多晶硅产能扩张的政策存在误判。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下导致了国际上多晶硅需求下降是一种非常态状况,不能作为判断产能过剩的依据。另外,多晶硅是产线非常长,产能并不等于产量,即使是投产项目也不可能立即贡献100%的产量,因此存在统计口径的误差。不排除一些大型多晶硅企业为了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故意采用误导信息排斥后进入者的可能。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光伏专委会主任赵玉文也指出,“中国的多晶硅自始至终未出现过剩情况。我们一直在进口,还有40%的材料缺口,今后5年之内,多晶硅仍然满足不了需求。”
根据2010年他向各地太阳能协会了解到的情况分析认为,多晶硅原材料产能过剩论的观点还不能成立。并且2010年12月份我国正式已启动了金太阳示范工程和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工程,这些都将增加国内光伏产品需求进而带动多晶硅的需求。
同时,这两项工程的补助力度很大,对拉动国内光伏装机容量的扩大将会产生巨大影响。但他同时指出,未来光伏装机容量能否扩大、中国光伏市场需求能否大规模增长,核心问题取决于光伏上网电价标准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