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太阳能厂商已预告德国政府下砍补助后将率先调降模块价格10%的策略,太阳能厂商认为,从金融风暴后,太阳能垂直整合厂已具价格领导的地位,所以对该策略并不意外,只是为因应生存,厂商需加强强化本身的产品定位,以与产品作区隔。
2009年金融风暴后,太阳能光伏产业走向低价风,具成本竞争力的太阳能垂直整合厂已具领导价格之势,在各太阳能厂商相互竞价下,更促使欧洲其它一线厂的模块报价或全球其它模块厂商跟著被迫下调。
但欧美模块厂商下调价格的幅度仍无法与太阳能厂商相比,使其市占率跟著节节败退,进而在2009年联合呼吁有关当局应抵制太阳能厂商的倾销,只是至今仍未有具体结论。
台湾太阳能厂商指出,太阳能厂商在生产上具有相当的竞争优势,尤其已具多晶硅料源自制的能力,成本的竞争潜力更不容轻视,所以,上半年全球市场需求火热,包括太阳能硅晶圆、电池出现供不应求而涨价,也促使模块为反应成本而调升报价,但这些情况多数发生在非大陆地区,大陆产品报价其实一直维持相当稳定度。
面对太阳能厂商末来的价格竞争,太阳能厂商认为,必须更强化本身的产品定位以利区隔市场,否则很难与太阳能厂商在成本上做硬碰硬的竞争。
尤其从欧洲消费者安装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出发点来考量,有些消费者纯綷为了节税赚政府钱而安装,太阳能系统只要可以发电即可,有些则是将其视为投资,讲究发电效率,所以,有些系统厂或消费者指名要的是欧洲品牌模块,即使欧系品牌价格相对高。
目前大陆垂直整合厂包括尚德、英利、阿特斯、天合光能、昱辉、江西赛维(LDK)等,太阳能厂商的价格策略也可以嗅出其在全球市占率的企图心及杀伤力,不过值得太阳能厂商深思的是,除了有效打败敌人外,本身的获利也跟著一路被托累,若实施过当恐有要灭敌人、反先灭自己的风险。
相较大陆垂直整合厂布局,台湾厂商多数偏向于专业厂,包括电池厂茂迪、昱晶、益通、新日光、升阳科等,硅晶圆厂包括绿能、中美硅晶等,虽然诸多业者朝垂直整合方向布局,不过,衍伸布局的规模相对专业领域小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