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第29届国际光伏科学与工程会议(PVSEC-29)暨18届中国光伏学术大会在西安隆重召开,大会云集光伏产业来自全球范围的制造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科研工作者共1324名。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李宝山在演讲中表示,随着光伏技术的更新迭代以及产业链的优化整合,光伏发电愈发具备竞争力,中国光伏必将稳步进入平价时代。
光伏作为绿色清洁能源,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副主任李毅锴表示,我国光伏产业体系不断完善,技术进步显著,光伏制造和应用规模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前列,发电效率和制造成本也已领跑全球,光伏产业已成为制造业“国家名片”。但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光伏产业链条较长,在生产制造、使用回收等诸多环节,仍存在大量的资源环境问题,光伏企业在提供绿色清洁能源产品的同时,更要注重绿色供应链的打造,统筹从产品设计、生产工艺到回收处理各环节对环境的影响,带动整个产业链条的不断变绿,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和行业转型升级,服务生态文明建设。
隆基股份创始人李振国在致辞中指出,随着光伏+储能的大规模应用,以后隆基可实现‘Solar for Solar’(光伏能源制造光伏产品)的制造理念。他认为,随着光伏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未来2-3年的时间内,在全球绝大部分地区,光伏将会成为最经济的电力能源。当清洁能源的成本足够低的时候,清洁能源对传统能源的替代将会大规模的开始。
特变电工总经理、新特能源董事长张建新表示,近年来随着光伏技术的发展,光伏产业成本快速下降。2022年,中国将迎来光伏产业全面平价上网,全球年新增装机量也即将进入‘200GW时代’。张建新指出,未来特变电工新能源产业将围绕“能源互联网+风光储一体化+多能互补+智慧能源平台”的战略,推动特变电工绿色能源引领光伏平价上网新时代。
陕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程光旭也参与了本次大会,程光旭介绍,陕师大在2009年获得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0年获得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博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正式创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去年进入ESI全球排名前5‰。目前,学校组建了陕西省能源新技术工程中心及陕西省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建成了多样性制备、多元化表征与测试薄膜太阳能电池研发平台,形成了融学科交叉、科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高水平研究团队。在钙钛矿电池、柔性及超轻型硅基薄膜电池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并在促进当地光伏产业发展方面初见成效。
作为PVSEC每年所颁发的最重要奖项之一,“PVSEC Young Scientist Award”主要授予给全球光伏领域的青年研究者,以表彰他们对光伏科学和技术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江苏中信博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王士涛、国内领先光伏组件厂商晶科能源副总裁金浩博士荣膺“PVSEC Young Scientist Award”。这也是王士涛继荣获IEC1906奖后,所斩获的又一国际大奖。
保利协鑫CTO万跃鹏博士获得以PVSEC日本和亚太会议发起人之一的大阪大学Yoshihiro Hamakawa教授命名的“HAMAKAWA”奖,该奖项为了表彰在理念、材料或设备领域做出巨大创新贡献的科学家。组委会指出,万跃鹏博士在过去推动了硅材料技术与设备的快速发展,领导了全球第一台G6铸锭炉的诞生,推动了高效多晶硅片的发展,并且推动了铸锭单晶技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