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太阳能行业又掀波澜,围绕光热与光伏行业的补贴,谁重孰轻的问题,业内争论由台下升到幕前。光热企业认为自己应该受到政府关注,光伏产业独得补贴名不副实。
“光伏产业重复建设严重,每年补贴这么多钱,最后出现风险还是政府买单。”昨天皇明太阳能董事长黄明说此话的时候,语气带有不平。他认为与其补贴这么给光伏行业不如给光热,理由是光热技术和市场都是中国领先,而光伏领域投资过热,出口不行才转内销。
而众多光伏企业也是针锋相对,“我们的高端技术不过剩,相反国内近1万家的光热企业才是过剩。”
光热企业指责光伏行业泡沫严重
光伏光热两行业曾被称作亲兄弟,同样受惠于太阳的恩泽,但二者的工作原理却不一样,光热主要指把太阳能量直接转化成热量,比如热水器之类。而光伏则是通过硅板把太阳能转化电能发电。据皇明太阳能董事长黄明称,光热技术中国领先,光伏技术国外领先。
他对编辑表示,光热产业相比于光伏成本优势明显,光热一千瓦成本只需要一两千块钱,同样光伏就需要四五万块钱,他认为现在光伏发电领域已经投入了几千亿,投资的风险不能由国家来买单。
甘肃能源所的专家认为,由于国外市场不佳,国内几家大型光伏组件生产商都采取出口转内销的策略。黄明表示,光伏产业技术和市场都在国外,两头在外的产业怎么能得到国家这么大的补贴呢?
最近几月,国内主要光伏组件生产商开始与地方政府大规模签署合作太阳能电站协议,上述两位人士认为,光伏组件生产商把产品卖给太阳能电站,但是电站发电不能并网就成为危险。该专家表示,现在来看虽然国家出台很多并网政策,但是电网对光伏发电并网没有多大兴趣,电网甚至称其为垃圾电,“太阳能发电对电网冲击非常大。”
由此导致的问题就是,光伏组件生产商把产品买给国内转移了风险,但是风险最后还是由国家买单,“政府为光伏产业抒困,泡沫一旦破裂就由政府承担。”昨日工信部也明确表态光伏组件产业产能过剩,需要加强提高准入门槛。
光伏企业称受委屈希望公平对待
不过对于光热企业的批评,光伏企业也是满腹委屈。大连天运新能源董事长李树清也满腹委屈,他的公司今年准备投资60亿建设光伏组件生产基地。他认为国内真正过剩的是单晶硅和多晶硅的生产企业,而技术含量较高的铜铟镓硒(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等生产线国内并不多,他认为这些富含高技术的生产线国内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到问题升级到两个行业整体时双方的辩论更加激烈,一不愿透露姓名的光伏厂商对网易财经表示,光热行业更应该反思。他说现在光热行业至少有6000家厂商,行业乱象比光伏产业更加严重。他举例到,太阳能热水器作为家电下乡的品种,国家为了保证中标企业产品的售后维修落到实处,每家入选的太阳能企业都收取了30万为期4年的保证金。“啥时候听说海尔的家电下乡还收取保证金了?”他认为光热行业过于分散,市场竞争无序。同时他也表示,希望国家能公平对待光伏行业,重视企业的发展。
光热企业面临法律困境
对于众多光热企业来说,政策支持或许是最重要的。黄明说,他希望能把可再生能源法第17条中关于安装太阳能设施的限制条款去掉。该条款有这样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碍太阳能设施的安装,事先约定的除外。”黄明表示,事先约定的除外这一条,就完全他的企业吃尽了苦头,很多开发商和物业都限制客户家中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依据就是这个限制条款“事先约定的除外。”对此他很挠头,就算打起官司来人家也有据可依,“你说我们该怎么发展光热太阳能?”他说他已经向有关部门提出了建议,他希望得到政府的认可与支持。
黄明断定,未来太阳能行业发展的主流肯定是光热,“我们的技术世界领先,市场领先。”(编辑:xiaoyao)
相关链接:《可再生能源法》再次修正 光热产业被冷落
光热产业急需政策支持 盼望启动大城市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