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中央对太阳能光伏补助策略积极的影响,业界传言主宰国内传统发电的五大国有电力集团,包括华能、大唐、华电、国电和中国电力投资,近期积极评估薄膜太阳能,频向国际薄膜太阳能设备厂商招手,因国有电力集团资本雄厚,不排除大举进军,预计有机会为这些设备商创造庞大的新商机。
由于中央近期针对敦煌电厂案设定每瓦补助人民币1.09元,优于预期,而“太阳能屋顶计划”展现扶持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决心,因此传出吸引传统国有电力集团积极评估规划切入,还有消息指出下半年可能会有另一波补助奖励,使得中国太阳能光伏市场潜力浮现。
太阳能市场传出,国内五大国有电力集团中,约有2~3家积极评估非晶硅薄膜太阳能领域,并与2家国际非晶硅薄膜设备技术转移(Turn-Key)厂接触。
国有电力集团资本雄厚,以最大的国家电网来看,注册资本额为人民币2,000亿元,2006年售电营收为8,529亿元、资产总额为1.21万亿元。部分国有力电公司在其它再生能源领域已有着墨,例如大唐拥有国内最大风力发电场,2008年发电装机规模达6,000万千瓦。
一般认为,国有电力大厂若投入非晶硅薄膜厂的生产,可望快速达到规模量产化,冲刺成本1瓦1美元的目标;而国有电力大厂军进入,将对非晶硅国际薄膜设备商产生十足的商业效益。
尤其2009年金融风暴袭击,使得太阳能光伏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低迷期,更使得初萌芽的非晶硅薄膜面临严峻挑战,相关设备商面临频被延单及抽单的窘境,2009年对所有设备商而言挑战均大。
有太阳能厂商透露,其实国有电力公司对太阳能光伏产业早有布局,先前已有部分厂商投资多晶硅领域,可见这些传统电力公司对再生能源发电的企图心,尤其国有电力公司的电网分布广,而且多数不排斥将再生能源发电纳入既有电网中。而五大国有电力集团的领军布局,会不会诱发其它传统电力公司跟进更值得进一步观察。
专家分析,国有电力公司从传统电力公司跨足再生能源领域,倾向垂直整合的布局,除看好本身在系统、电网端的优势外,认为垂直整合更能有效掌控成本竞争优势以争取获利,所以尽管目前太阳能产品售价低,也逆势积极评估它的可切入性。(编辑:于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