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再生资源应谨慎开发,多留给子孙
10月11日,在时隔三年后的第三次国家能源委员会会议上特别强调的信号如下:
1.能源安全第一位。加大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促进增储上产,提高油气自给能力;
2.煤炭是能源支柱。加快输煤输电通道建设,推动煤炭绿色开采和煤电清洁高效发展;
3.民生取暖大过天。北方取暖应从实际出发,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
上述重点信号更多地体现出高层关注当下、理性务实的一面,但从某种程度上又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相左。会议并未过多提及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只是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发展水电、风电、光电等可再生能源,提高清洁能源消纳水平”,连个“大力”都省了。
中国是一个多煤少油的国家,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约59%,对外依存度约21%;石油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约19%,但我国的原油却70%依赖进口。因此从当下能源安全角度来看,加大国内的煤炭和石油开采,看似是理所当然的举措。而笔者以为,像煤炭和石油这种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说不定有人类暂未发现的更多重大应用价值,应从国家战略上进行谨慎开发,转而提高风电、光伏、水电等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战略中的地位。
战略轻视,才是补贴拖欠的病根
2019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晶科能源CEO陈康平表示:截至2018年底,全国可再生能源补贴缺口超过1400亿元,其中光伏补贴拖欠超过600亿元,已严重制约产业进一步发展,甚至威胁到部分电站投资商的生存。
参加两会的光伏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每年的提案都在强烈呼吁解决可再生能源补贴拖欠问题,但等到的往往是不痛不痒也解决不了问题的太极文章,徒呼奈何!从今年9月1日《财政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9258号建议的答复》,我们可以读到如下信息:
1.补贴计划失误:由于装机规模发展超出预期等原因,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资金缺口较大,造成部分企业补贴资金不能及时到位。
2.税务部门失责:自2019年1月1日起,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以前年度应缴未缴的,由税务部门负责征缴入库,下一步,我们将积极配合税务部门做好相关工作。
3.与政策有冲突: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费已从最初的0.2分/千瓦时上调至现行1.9分/千瓦时。国家实施减税降费政策,持续减轻企业负担。当前形势下,暂无法提高电价附加征收标准。
4.发放流程冗长:对于存量项目,拟放开目录管理,由电网企业确认符合补贴条件的项目,简化拨付流程。
5.寄望市场分担:对于存量项目,通过“绿证”交易和市场化交易等方式减少补贴需求。
6.发国债?做梦: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光伏发电企业?国债具有强烈市场信号,在非特殊时期或遇到特殊困难情况下,不宜启用。
从这个回复中,我们可以感觉到这个补贴的拖欠,不是一个人的错!但归根结底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从战略层面上对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定位问题:你只是个配角!
结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据可再生能源公司Statkraft分析称,随着可再生能源成本下降,光伏将在2035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力来源。而彭博新能源财经的预测是:2050年光伏和风电将占全球发电量50%。笔者以为,从长远角度看,只有把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提升到“主导能源”的战略高度,才能真正长远地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才能让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会自相矛盾,才能真正让能源服务民生,才能真正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伟大理想。
真有这觉悟,还会拖欠那1400亿的补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