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顺大”在高邮天山生产单晶硅,是赶了早集;那么,“顺大”圈地开发区向多晶硅领域进军,则是一场卓越的探索,因为当时多晶硅生产技术还垄断在国外几大公司手中。
倪云达,“顺大”掌门人,出身传统箱包行业,是半导体行业的门外汉。这就注定将会演绎一幕幕传奇的故事。
论证10个月花掉6000万
“当时做多晶硅,确实是被逼出来的,多晶硅价格从2002年的18-20美元/公斤,一路上涨到300—400美元/公斤。”倪云达说。
更让他恼火的是,后来美国把多晶硅作为战略物资,不直接对中国出口。“要从日本和其他亚洲国家手中买,这一来,又多了一道手续,价格又抬高了。”
暴利诱惑着资本暗潮涌动。在这个热潮中,倪云达多了一层思考:万一美国将来再把多晶硅价格回落到18-20美元/公斤,我们是否还有竞争优势?
果然,由于金融风暴对太阳能电池出口的影响,国内多晶硅价格开始调整。但倪云达甚至很开心:“价格战会使产业洗牌,谁的技术最先进,谁的成本最低,谁就能活下去。”
事实上,“顺大”多晶硅上马之初,为保持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进行了长达10个月的论证,而且请了国际上7家掌握多晶硅生产技术的公司做可行性报告。要知道,每份报告都不是免费的,甚至代价很高,“最贵的一份34万美金,最少的也要10万美金。”
如何辨别这些方案的优劣?倪云达想出了“一石二鸟”的办法。
由于当时许多风险投资公司看好“顺大”项目前景,在方案审定上,倪云达邀请高盛、英联、老虎、雷曼兄弟等风险投资公司参与评审,这些公司很关注项目具体技术,自然很热心;倪云达也很乐意,因为这些公司更有专业水准,判断力更强。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经过几轮筛选,美国北美多晶硅公司陈宝生博士率领的团队最终胜出。
“整个评估过程耗时长达10个月,共花费6000万元,平均每天花掉20万元。”倪云达虽有些心疼,但他清楚,只有“功底”扎实了,后面运作才会少“受罪”。
用别人的钱做自己的事
从获得8000多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到联合“尚德”、“晶澳”入股,倪云达的动作,着实让人眼花缭乱。
开发区多晶硅项目,总投资20多亿元,凭借倪云达和“顺大”的自身积累难以做到。哪来的钱?公开的资料表明,这些投资很大一部分来自“顺大”投产的预付款,有的预付款是十年以后的。
工厂还没建好,产品八字没见一撇,“尚德”、“晶澳”等众多企业为何愿意参股并付预付款?“因为顺大的技术优势。”倪云达很自信。
“我当时向‘尚德’推销这样一个理念,就是把太阳能电池做成一个市场前景无限大的产业。怎么样做到无限大?那就得把太阳能电池的发电成本拉低到火力发电成本。”倪云达说,“关键在于生产技术,‘顺大’已掌握了技术,只要你们投钱,将来就可分享。”
倪云达认为,如果单晶硅片能控制在15元/片,就能把发电成本降低到0.8-1.0元/度,按照“顺大”掌握的美国技术,加上中国制造的成本,很快就能实现;在太阳能光伏产业中,将来会涌现出众多“中石油”、“中石化”这样的能源公司。
摸清“顺大”的真实情况后,“尚德”、“晶澳”等企业不但投资入股,还预付大笔货款,帮助“顺大”加快建设。
“顺大”曾拒绝海外上市
“顺大”差一点就在美国纽交所上市,但倪云达还是果断中止了上市脚步。
“我感觉这个产业太疯狂,国内19家上市公司中,有17家在美国上市,有的投产才几个月。”倪云达说,按照“顺大”产能和盈利能力,更具有优势,事实上当时“顺大”已办理了相关手续,准备路演了。
但让他感觉不好的是,美国承销商竭力夸大盈利能力,与他对企业发展的设想背道。“美国人对产业的盈利能力要求比较高,要求毛利率在30%-40%左右,这与我的初衷有别。”倪云达介绍,“我把多晶硅作为正常产业来做,希望做‘百年老店’,我也希望投资者有做事业的心态,不要指望买我的股份能发大财。”这一点,注定了“顺大”与风险投资基金难以沟通。
因为不能在海外上市,“顺大”回购了英联、高盛的股份,仅仅13个月时间,回购股份就花了2.5亿美元,是3倍的成本。
事实验证了倪云达的判断。受金融风暴影响,多晶硅企业大多不堪其累,而“顺大”却牢牢占据了市场的主动地位。“‘顺大’将来肯定在国内上市。”倪云达表示。
(编辑:xiaoy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