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尚德首席执行官施正荣最近回到他曾任教的澳洲新南威尔士大学。他说,如果中国在明年哥本哈根的联合国气候谈判上承诺降低排放并达到约束指标,那是意料中事。他希望澳洲政府能重视郜若素(Ross Garnaut)教授的提议,推行全国性强制收购价格制度,鼓励人们采用可再生能源。这种制度是以高于市场价格向使用屋顶太阳能电池板的居民购买电力,并回输到电力网络。在几个欧洲国家都有采用类似的政策。无锡尚德是一个太阳能电池板的生产商,因此将可以从这种补贴中得到很好的收益,但施正荣认为政府的任何补贴都只能维持几年,因为太阳能的成本很快就可以和煤的成本竞争了。
情况的确是这样发展的,且不论太阳能技术现在是何水平,中国的媒供应确实很紧张,所以媒价不断创造历史新高。国际能源价格升高正在挤压中国能源生产商的净利润,比如大唐发电,上月发布中期业绩,正因为媒电成本高涨而导致利润下降了将近78%。
中国的能源行业很多年都没有多少外资进入,但是最近又再次吸引了跨国公司的兴趣。因为央行副行长最近表示会继续鼓励媒矿企业从不同渠道获得融资。过往几年,这个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得非常快,但是因为国家政策,未来几年的煤炭行业投资将会减少。
但是外资对于投资中国煤炭行业还有更多的考虑,原材料价格在涨,但是零售价格却由国家控制,即使海外投资者对中国能源企业感兴趣,他们也要考虑低回报的风险。或许在中国通胀压力有所减轻之后,央行才可能会进一步提高电力零售价格。另外在采煤回收、运输和加工方面都很需要投资,尤其是日益增长的需求导致媒矿开采安全问题多次爆发。
澳大利亚驻中国前大使郜若素教授最近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关于政府如何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报告中指出,中国怎样决定和应付气候变化对于减缓全球变暖的结果至关重要。哈佛经济学家Jeffrey Sachs说,要协调中国和美国这两大二氧化碳排放者的步调,大概没有别的领导人比澳洲总理陆克文更好的人选。事实上,澳洲与中国已经就气候变化问题展开了部长级对话,如果中国都能够同意减低排放,那么能源行业的投资热潮又将兴起新一轮的变化。施正荣认为,中国有可能在明年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承诺减低排放。
因此,中国的可再生能源项目,尤其是太阳能和风能,都是投资者热衷的投资领域。多晶硅是太阳能电池板的重要原料,根据研究数据,今年到明年太阳级多晶硅的消耗量大约是95,000吨。虽然政府对硅的价格并没有限制,但是中国的能源密集型产业并不具备自然条件优势,因此薄膜技术的需求又可能取代太阳能级多晶硅的位置。
无锡尚德的对手之一日本京瓷早在1982年就开始规模生产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现在是世界第四大太阳能电池生产商,和德国的O-Cells、日本夏普以及中国无锡尚德是竞争对手。京瓷如今对于扩大太阳能电池板生产非常谨慎,因为公司感觉到太阳能行业已经出现泡沫,同行之间的价格竞争日益激烈,大家都宣布了激进的投资计划,都在投产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
现在行业中有大约200家企业,都有提速生产的打算,从而推高了硅的价格。而太阳能电池板价格则在下跌,京瓷估计如果无需政府补贴而能普及使用太阳能电池板,价格需要跌至比现在的一半还低,如此一来80%的太阳能企业都要倒。然而,现在的技术还没达到那样的低成本水平,此时如果投资不十分成熟的技术,风险会非常高。现在,连推行强制性收购价格制度的先锋德国和西班牙都已经表示将削减太阳能电池板的补贴。原本尚德今年第二季度在西班牙的销售占据其营业额的40%,但是西班牙宣布削减补贴之后,估计这个数字会降到25%。
(编辑:xiaoy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