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困扰太阳能发电的成本难题获得重要突破,成功将发电成本降低50%的新型205千瓦太阳能光伏电站,日前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建成且并网发电,从而为太阳能光伏发电开辟了一个经济、高效的全新途径。
据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所王亦楠副研究员介绍,该电站在进行同等功率下新型光伏发电系统和传统平板光伏发电系统的对比测试和分析后显示,新型光伏发电系统可以节省25%的初始投资、增加25%的发电量、降低50%的光伏发电成本。除此之外,该系统还拥有不受天气影响的智能纠错和超低能耗跟踪能力;具有超强的野外适应能力,能够抗台风、沙尘暴、冰雹、雨雪等各种恶劣天气;可以更方便地维护和更换,根除了平板式光伏电池组件的热岛效应。
新型太阳能光伏电站应用了中国科技大学陈应天教授的新型聚光跟踪理论,以解决太阳聚光和跟踪的难题。根据这个理论研发的高次曲面比传统几何镜面的聚光效果高出数倍甚至10多倍,即使在入射角变化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地消除太阳光斑的象差,从而使聚光的倍数大大增加。这就使得新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与传统平板固定式光电系统相比,在同样的发电功率下,可以节省70%的硅电池。也就是说,要建一座峰值功率为44千瓦的光伏电站,采用传统平板式光伏发电技术需要125mm×125mm规格的普通光伏电池1944片,而采用新型聚光跟踪光伏发电技术则仅需要720片。“聚光跟踪技术可以把一块光伏电池当成几块来使用,不仅降低了太阳能发电成本,而且由于减少了仍属高污染、高能耗产品————光伏电池的使用,对节能减排、减少环境污染意义重大。”陈应天说。
新型聚光跟踪理论还第一次实现了聚光与跟踪同时进行的设计模式,用更简单、可靠的方法实现了对固定目标的跟踪,而且跟踪太阳运动的部分只限于聚光镜,聚光目标不必同聚光镜一同运动,整个系统的重量大大减轻,这也大幅降低了发电成本。
据介绍,在目前小规模电站条件下,新型光伏发电技术已经显示出显著的技术和经济优势。随着电站规模不断扩大以及技术、工艺进一步改进,光伏发电的成本还有着更大的降低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