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er
Müller-Buschbaum等人开发了一种使用硫氰酸甲胺(MASCN)的简单后处理来重建FAPbI3-量子点薄膜表面,其中在薄膜顶部形成厚度为6.2
nm的MAPbI3覆盖层 。这种平面钙钛矿异质结导致陷阱态密度降低、带隙减小并促进载流子传输。FAPbI3量子点太阳能电池实现了创纪录的16.23%的高功率转换效率,滞后可忽略不计,并且在环境中储存1000小时后仍保留了90%以上的初始效率。
解决的最大挑战。这种不稳定性的关键驱动因素之一是离子迁移,这被认为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在电流-电压特性中广泛观察到的滞后的原因,也是钙钛矿LED在高注入电流下效率下降的部分原因。虽然对铅钙钛矿器件的理解和 Stranks与巴斯大学Petra J.
Cameron团队通过对运行中太阳能电池的实验测量的组合,提供了直接证据,表明与其仅含铅的钙钛矿相比,混合Pb-Sn钙钛矿中抑制了离子传输。此外,通过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