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美国“对等关税”影响,4月7日全球股市经历黑色星期一,光伏产业链集体大跌,多家光伏企业通过投资者互动平台等方式,对此次“对等关税”进行紧急回应。
截止目前,包括隆基绿能、天合光能、通威股份等发布回应的光伏龙头企业,均表示此次“对等关税”对公司的影响较低,多数企业将通过全球化战略、本土化运营等策略应对。
4月7日盘后,隆基绿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以参股合资方式在美国建有5GW组件产能,已经全部正常投产。公司在美国的组件产能主要从美国以外地区进口原材料,从全行业看,公司美国产能因本轮“对等关税”所增加的成本处于较低水平。
天合光能也表示,公司在美国储备有足够规模的电池组件库存,其成本预计不会受到美国加征对等关税的影响,另有部分在运输途中即将入关的产品,再加上其他的一些供货渠道,可以满足公司今年后续阶段美国市场客户需求。
先导智能在盘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美国关税政策对公司整体业务影响有限。美国业务收入在公司整体业务中占比很小,业务占比大概1%以内。
纵观上述几家龙头企业的回应,我们不难发现,由于长期处在西方国家的贸易保护、关税壁垒、市场准入等针对性政策下,习惯未雨绸缪的光伏企业大多影响有限。面对此次“对等关税”,国内光伏企业或有美国产能,或提前备足相关产品,尤其在供应链全球化后,总体影响较小。
也有业内人士对媒体表示,目前美国针对我国新能源行业的限制措施多为防御性质,继续增加制裁影响有限。
对于未来,光伏公司大多表示将通过全球化战略、本土化运营等策略积极应对。
比如,隆基绿能就透露,将积极推进全球化战略和本土化运营。天合光能也表示,印尼工厂具备相对竞争优势,因为印尼合资TOPCon电池组件工厂不受东南亚四国“双反”的影响,且本次已公布拟新增税率中印尼税率相对较低。
近年来,中国光伏行业在国际上发展迅猛,行业龙头纷纷出海开启全球化策略,抢占东南亚、拉美、中东等新兴市场。据彭博新能源财经的《2024年全球风机市场份额》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前十大风机制造商中,中国企业占据六席,其中前四名被中国企业包揽。
在绿色能源领域,中国光伏可以说得上领跑全球。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风力发电机组出口增长71.9%;光伏产品连续4年出口超过2000亿元;锂电池出口39.1亿个,创历史新高。
截至发稿前,“对等关税”的子弹还在飞,包括隆基绿能在内的多家上市企业发布回购、增持公告。但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光伏行业供应链整体自主可控,美方的限制打压政策在短期内会有一定波动,但预计不会对公司和行业带来根本性影响。
责任编辑: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