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什么样的光伏?是居民屋顶排布的闪光阵列,还是荒漠地带的蓝色海洋?是光与电的宏大交响,还是跳动着绿色音符的和谐奏鸣?和我们乘坐“晶澳科技号”高铁,驰骋在广袤大地上,领略华夏大地的光伏风光。
河北沧州
中核南大港36MW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
沧州地处海河流域,境内河流众多,素有“九河下梢”之称。因“水”制宜,当地发展成为著名的渔乡。同样,由于地处渤海之滨,这里有大片的盐碱地,曾有民谣形容道:“旱了收蚂蚱,涝了收蛤蟆,不旱不涝收盐嘎巴。”盐碱地给当地人民带来的苦难可见一斑。不过,如今这些寸草不生的盐碱地,也已被开发为鱼池,成为当地农民创收的“富贵地”。随着光伏的推广和普及,当地人又为这些盐碱地上的鱼池开发出了新的创收途径——建设“渔光互补”电站。
由中核汇能投资开发、晶澳供货组件中核南大港36MW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于2020年底建设完成,项目位于河北省沧州市东北部,渤海湾西岸,该地区多为盐碱荒地地势平坦,是建鱼塘、开发光伏项目的理想环境。
项目借助当地良好的光照条件,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将现代渔业养殖与光伏发电有机结合,实现水下养殖和水上发电的双赢新模式。预计25 年年均发电5078.49 万 kWh,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5590.96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约1169.32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584.66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 38860.48吨,在帮助当地人民增加收入的同时,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助力碳中和目标的达成。
河北宁晋
中广核30万千瓦光伏复合项目
宁晋位于河北省中南部,除了孕育出傲立全球光伏行业的优秀企业——晶澳之外,这里也是“全国食用菌行业优秀基地县”,今年以来,宁晋全县生产食用菌5.5万吨,产业产值达8亿元,占全县农业生产总值的15.9%。
同时在光伏、食用菌两个行业的发展中取得耀眼成就的宁晋,在光伏与食用菌培育的创新结合方面,也做出了创新尝试。位于宁晋的中广核30万千瓦光伏复合项目,由晶澳供货全部组件。项目占地面积7142亩,除了光伏发电系统之外,还将建设农业大棚2000多座。大棚将采用单拱棚、双膜双网棚和联排棚三种形式,与光伏相结合,实现发电、种菇两不误,实现土地的高效利用,光伏发电与农业生产互利共赢。预计项目投产后,将实现首年发电4.26亿kWh,25年年均发电量3.89亿kWh,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2.28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79.24吨、氮氧化物75.28吨、二氧化碳33.32万吨,达到绿色低碳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河南漯河
卫龙美味2MW屋顶光伏电站项目
乘坐高铁一路向南,我们来到食品名城河南漯河。多年来,漯河坚持打造完善的绿色食品产业生态,培育出一大批享誉四方的食品品牌。随着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和光伏技术的持续推广,当地食品企业也选择安装光伏系统,为工厂的运行和加工提供绿色电力。
河南漯河卫到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是著名食品品牌“卫龙“的生产基地之一。今年9月,由晶澳供货全部组件的卫龙美味2MW屋顶光伏电站项目成功并网发电。投入使用后,光伏电站每年可发电220万度,相当于每天节煤20吨,二氧化碳减排20吨,每年节省电费近180万元,可持续使用30余年,有效帮助企业实现降耗增收、节能减排目标。
湖南浏阳
北园污水处理厂5.7MW光伏项目
“浏阳河,弯过了几道弯……“提起浏阳,这首熟悉的旋律似乎就在耳边响起。湘东浏阳,蓝天碧水,生态宜居。为节约水资源,维护生态环境,可实现污水处理和水循环利用的再生水厂成为当地市政建设的选择。
位于浏阳市经开区的北园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厂),是湖南省首家出水水质指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地表Ⅳ类水(TN≤10mg/L)标准的再生水厂。为进一步用实际行动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再生水厂建设了由晶澳供货全部组件的5.7MW光伏项目。
项目已于今年三月投入使用,预计年均发电量600万度,利用北园再生水厂上空50000平方米面积,采用国内先进的柔性支架安装搭配钢结构进行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为25年,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模式,所发电力优先由北园再生水厂就地消纳,自用比例最多可达90%,剩余少量电量也可输送到就近电网消纳。
再生水厂占地面积大、空间开阔,且用电需求量较大,在其上方建设光伏发电项目,不仅能够实现土地及空间资源二次开发利用,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再生水厂的“颜值”。厂内建设的光伏系统不仅能够生产绿色电力,同时光伏系统可以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到污水处理工艺池,有效抑制水体高温导致的藻类生长,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和水质。在光伏绿色电力的支持下,该厂每天可净化3万吨再生水,可回用于周边企业的生产用水与园区的市政用水,提高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助力整个园区实现低碳环保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