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暴发,打乱了原有的节奏,亦对国内外储能市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站在2020年这一“十三五”时期收官的节点上,我们可以发现,储能在这五年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步入商业化初期,储能对于能源体系转型的关键作用已经显现并得到初步验证。
2020年是“十四五”规划的编制之年,业界期望通过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突破市场机制壁垒,建立适宜储能发展的市场环境,改变“夹缝中求生存”的现状。
“十三五”:储能进入高速发展期
“十三五”期间,中国储能产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据CNESA全球储能项目库的不完全统计,2016年年底,中国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含物理储能、电化学储能、储热)为24.3吉瓦,其中电化学储能的累计装机规模为243兆瓦;截至2019年12月底,中国已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为32.4吉瓦,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1709.6兆瓦。4年时间,已投运储能项目增幅达32%,电化学储能更是增长了7倍还多。
高速增长的背后,虽然有产业发展初期基数较小、增长速度易于爬坡的客观原因,更有行业发展的必然条件予以支撑。
一是储能系统成本的快速下降为商业化应用奠定基础。进入2020年,CNESA调研主流厂商了解到,锂离子电池系统成本已降至1000~1500元/千瓦时,进入应用的盈亏平衡点。
二是国家政策的出台直接推动储能发展热潮。2017年,我国储能产业发布第一份综合性政策文件——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指明了我国储能产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随后各地方政策的出台与落地,直接掀起了相关区域对储能建设与投资的热潮。
三是规模化项目的实施与运行验证了储能在主要应用领域的功能和价值。全国电化学储能约800多个累计装机项目,验证了通过合理配置储能可以提升电力系统的稳定性、灵活性,提升系统的运行效率,实现电力与电量的平衡,是解决目前电力系统结构性矛盾的有效手段之一。
四是我国储能产业链布局完善,培育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市场主体。目前我国从材料生产、设备制造、系统集成到资源回收等已经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储能产业链。虽然有些关键环节还依赖国外技术,但无论是主流技术还是前沿技术都有所布局,并培育了一批技术领先的储能厂商,具备规模化发展的产业基础。
“十四五”:储能将成为能源经济新增长点
我们了解到,“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电力‘十四五’规划”“能源技术创新‘十四五’规划”“可再生能源‘十四五’规划”等,都将储能列入其中,有的直接设置储能专题进行研究。
以应用为导向,突破现有储能技术发展瓶颈。高安全、长寿命、高效率、低成本大规模、可持续发展是衡量先进储能技术的主要维度。
随着可再生能源装机的快速增长,“十四五”时期调峰需求进一步增大,可再生能源配置一定比例的储能成为趋势。目前,各省份陆续出台政策,对按比例配置储能的可再生能源场站给予优先并网、增加发电小时数等激励政策。
政策的直接推动固然有力,而促进长期发展,还需要考虑一些关键问题。一是限定比例配置储能是否合理,是否是区域系统的最优配置;二是在光储/风储实现平价上网之前,储能的投资成本如何疏导,如何与电力市场建设相结合,获得合理的市场收益;三是在没有形成市场闭环的情况下,如何避免劣币驱逐良币,避免为了压低成本安装低品质的储能系统,避免储能资源闲置得不到合理应用。
2019年,江苏、河南、湖南电网侧储能项目陆续运行,示范验证了电网侧储能在启停调峰、跨省调峰、调频、精准切负荷、需求响应等方面的应用,在安全性、系统运行效率等方面也得到了初步认可。“十四五”期间,正值我国输配电价核算的第二个监管周期,在新一轮监管周期下,电网侧储能是否会有新的发展机遇,是各方关注的焦点。我们认为建立合理的市场机制、价格评估机制、科学的监管和激励机制,是电网侧储能重启的条件,也是电网侧储能实现商业化的关键。
以调频为代表的辅助服务市场是目前我国储能产业最具商业价值的应用领域。据CNESA全球储能数据库统计,我国辅助服务领域电化学储能的累计装机规模为270.3兆瓦,占市场份额的15.8%。但是,随着可再生能源渗透率的不断增加,对调峰的需求将大幅增长,费用也将随之上涨,且我国现有辅助服务市场是建立在发电企业间“零和博弈”的基础之上,辅助服务市场进一步深化须建立合理的价格传导机制。
新基建、新应用、新市场。近日,中央提出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由于5G基站能耗的大幅上升,需要小型化、高能量密度的储能系统予以支撑,锂电成为5G基站备用电源的首选技术。中国铁塔2020年以来多项招标要求采购磷酸铁锂电池。中国移动在3月初也发布了1.95吉瓦时磷酸铁锂电池的采购订单。安装锂电池储能系统,还可以通过削峰填谷、分时峰谷电价降低电费、避免市电增容改造,降低网络建设和运营成本。业内判断,在通信领域锂电全面替代铅酸的时间节点已经到来。
(作者系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副秘书长,本报记者陈欢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