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防止国际供应链条的“卡脖子”危机,我国的华为、京东方等诸多企业开始在国内深耕上中下游产业链,以杜绝中兴事件的再次发生。汉能集团进军薄膜太阳能行业10年来,也提出了类似的发展战略,并通过收购-整合-创新-再研发的手段,实现了“研发国产化、装备国产化和原材料国产化”,在光伏领域站稳了脚跟。
科技领域万舟同济,不进则退。在光伏领域,晶硅和薄膜是两种“此消彼长”的技术路线。2009年汉能集团选择薄膜太阳能路线时,国内做薄膜太阳能的企业寥寥无几,该技术路线的市占率不足10%。这意味着汉能要以一己之力支撑起一个小众技术路线的产业,并且需要源源不断地投入大量资金。
从传统水电到太阳能发电的战略转型中,汉能集团早已有了轨道设置上的调转,并已做好不计成本持续投入的准备——2012-2014年,汉能先后并购了德国Solibro、美国MiaSolé、Global Solar Energy和Alta Devices四家薄膜太阳能企业,技术方向涵盖铜铟镓硒CIGS、砷化镓 GaAs两条主线。这一系列堪称教科书级别的连续跨国并购,让汉能掌握了无壁垒的薄膜太阳能技术,完成了研发国产化的战略目标。
收购并不是保持技术领先的长远之计,汉能集团在意识到这一点后,加强了技术研发实力,制定了青年科学家计划和“太阳之子”计划以提高研发人员比例,并表示将引进1000名科学家来满足对薄膜太阳能技术的需求,抢占新能源行业的技术制高点。研发国产化的成熟也让其业务从薄膜光伏组件生产、分布式薄膜太阳能项目逐渐扩张到上游高端制造设备生产,并具备了探索研发更多下游产品的可能性。
随着设计研发能力的稳步提升,汉瓦、汉墙等清洁能源建材和汉纸、汉包等移动能源终端产品相继问世,薄膜太阳能的万亿级市场已经开启。在获得上游高端装备生产制造技术成熟带来的回报后,汉能开始规划建设产业园以满足薄膜太阳能行业的产能需求。
汉能近期落地了两个标志性项目:今年4月12日,汉能集团与上海临港地区委员会、临港集团签署合作,将共同在上海浦东临港国家级重装备基地建设“上海移动能源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去年12月,贵阳的移动能源产业基地落地开工,总规模为5GW。加上淄博、绵阳的芯片生产基地,自此汉能完全打通了上中下三游产业链,实现了装备国产化的战略目标。
汉能集团与上海签约项目现场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资源的储备是目前各行业争夺话语权的基础。随着推动太阳能等新能源发展被列入国家战略,铜铟镓硒CIGS作为薄膜太阳能的细分技术路线得到了各界的极大关注。除汉能集团外,2015年以来国家能源集团(原神华集团)、中建材等大型国企及锦江集团等大型民企先后在薄膜太阳能市场投入了超过470亿元,铜铟镓硒电池产能出现规模化增长。
随着汉能集团等新能源企业对铜铟镓硒路线研发技术水平的提升、生产良率的提高和开采技术、钻探技术、提纯技术以及回收利用技术的提高,可以使用的铟资源和可探明的铟储量也在逐渐增多。自此,各界联合真正实现了铟的开源节流、可持续发展,光伏行业也具备了迎接铜铟镓硒产业爆发式增长的资本,而汉能也实现了三大国产化战略的最后一步——原材料国产化。
上中下三游产业链的贯通,保证了企业从技术到产品、从制造到销售各个环节的无缝链接;三大国产化战略目标的实现,让汉能集团具备了开启规划的万亿级市场的能力。未来,更多的国产化实例将出现在我国企业的发展道路中,高科技企业将共建我国自主研发百花齐放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