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华能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舒印彪成为媒体追逐的热点人物,多家媒体对他进行了专访,《中国华能》特将专访中的精彩问答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1、今年提案的主要方向是什么?作为IEC主席,如何看待国际标准的作用?
今年我的提案主要关注新能源和国际标准。国际标准涵盖了全球80%以上的贸易和投资,是国际贸易合作的“通行证”,是消除贸易壁垒、降低技术风险的重要手段。满足国际标准已经成为企业技术、产品“走出去”的必备条件之一。要实现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就必须向国际标准看齐,发挥国际标准作用,实现标准互联互通。中国国际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晚,标准化程度不高,因此更需要加大国际标准参与力度,特别要在新能源、人工智能、电动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力,实现“弯道超车”。反之,若不注重国际标准工作,即使技术领先,也将丧失国际话语权,阻碍中国产品和工程建设“走出去”步伐。
2、我们注意到你在今年华能集团工作会议上提出“实现两个突破”,其中一项是提高清洁能源比重,有没有具体措施和目标?
当前,全球能源转型趋势不可逆转,我们必须顺应潮流、把握规律,继续推进能源革命。作为发电行业的排头兵,华能集团重点要在能源的生产革命和技术革命方面发力,加快能源结构的根本性转变,做国家能源转型和清洁发展的“排头兵”。华能将布局重点放在“两线”上:一是在北线,即在“三北”地区,以特高压送出端为依托,布局风光煤电输用一体化的大型清洁能源基地;二是在东线,即地处东南沿海的受端市场,推进分布式能源建设,并积极谋划建设基地型规模化的海上风电项目。
海上风电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系统,也是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高度融合的科技创新系统。海上风电在中国刚刚开始,而在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已呈现快速发展的成熟态势。今后我们不单单是投资建设海上风电基地,更重要的是,要实现经济效益、生态保护、科技进步等诸多方面协调推进的高质量发展,争取综合效益最优。
3、现在电力行业进入微利时代,你怎么看待能源在“稳投资”方面的空间?
近三年来,煤电行业普遍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状态,发电机组利用小时数大幅下降,亏损面已达一半左右。一方面是由于上游煤炭成本上涨,挤占了煤电利润空间,另一方面,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导致电价每千瓦时大约下降5~6分,煤电企业让利于社会。当然,亏损也与煤电产业自身产能过剩、电力市场供大于求有关。
我认为,去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8.5%,预计今年电力需求还会有比较稳定的增长,煤电还是要发挥基础性作用的,但今后煤电发展的重点要放在“优化”上。今年华能集团的年度工作会就提出,优化煤电发展,开发建设煤电与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一体化的多能互补大型能源基地,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与此同时,华能集团将大力发展新能源,加大对新能源投资。去年华能集团78%左右电源投资在新能源领域,这是充分认识和把握“再电气化”趋势,实现能源转型、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能源生产革命方向,也会对“稳投资”起到不小作用。
4、现在国家对新能源发展也提出新的机制与引导,比如竞价、平价上网等,这对华能集团新能源发展有哪些影响?
当前,华能集团要抢抓新能源平价上网前的时间窗口,加快推进新能源优质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高公司清洁能源比重,在电源结构调整上取得重大突破。同时要着眼长远,根据新能源政策方向和新能源产业自身规律来制定未来新能源发展策略,按照“基地型、规模化、高科技”三大方向,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和科学技术创新,实现新能源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信息化发展,加快向质量效益型增长转变。
5、目前,广东等地已经提出了有关海上风电项目的竞价细则,您如何看待?
英国很早就开始实施海上风电竞价了,只是在不同阶段价格走势不一,目前整体价格趋势是下降的。我认为不用太长时间,海上风电也能实现平价上网。
6、今年华能在核电方面有什么新规划?
目前核电方面,我们最主要任务是高质量地完成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我们正在加快建设进度。
7、碳市场今年按计划进入模拟,发电也是试点行业,华能集团做了哪些准备?
华能资本公司旗下的碳资产公司,近年来已经开展了相关碳交易业务,取得不错效益。从短期来看,在目前碳价较低的情况下,煤电行业所受影响不大,但从长期看,碳市场将对煤电行业发展带来根本性、变革性的影响,激励煤电企业节能环保改造,降低能耗,进而减少碳排放。中国可再生能源支持政策正在转向,补贴逐步退出是大势所趋,配额加绿证的政策机制正在逐步落地,碳市场建设面临新的形势和要求。中国应积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做好碳市场的顶层设计,从制度体系、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单位管理、基础能力强化等方面着力,同时加强社会相关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共同推进碳市场建设。
8、您如何看待目前我国煤电一体化进程?
经过多年努力,煤电一体化在我国已取得很大成效。需注意的是,一体化煤电基地,应该尽量避免多个开发主体,因为分散开发会导致管理成本、运营成本增加,无法发挥规模效应。我更赞同集中开发,如果有多家投资主体,可以探索混合所有制。
9、在混改方面,今年华能集团会有哪些举措?在信息技术领域,有混改计划吗?
华能集团的几大主要业务板块都已上市,资本证券化率超过70%,应该说华能集团的混改是非常充分的。在下一步的发展中,我们将按照国资委有关部署,继续探索加大混改力度。在信息技术领域,我们也会考虑加强与优秀民营企业的联合,不过目前还没有开展具体项目。
10、你怎么评价电力行业混改的吸引力?
能源是国家的支柱产业,其回报率水平应参照社会资本的平均投资回报率,不能暴利,否则就会影响下游行业的用能成本;也不能亏损,否则会造成能源电力的短缺,直接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11、合理回报率大约在多少?
投资回报率的高低,应由市场规律决定。目前国内电力市场处于起步阶段,投资回报率总体偏低,影响了对资本的吸引力(目前国际上电力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大约在8%左右)。但也要看到,能源类投资具有相对稳定、风险较小的特点,市场预期较好,对民营资本应该具有一定吸引力。当然,能源电力行业不可能达到互联网行业那样的高回报率。我认为,合理水平的投资回报率,要能够吸引足够投资,满足能源需求,保障能源安全,推动能源科技创新。
12、您如何看待厂网不协调的问题?
过去厂网不协调主要体现在“弃风”“弃光”“弃水”上,现在已有很大改善。
这一改善源于各方努力:首先,宏观规划上限批,限制了“弃风”“弃光”问题严重地区的发展速度;其次,电网建设速度加快,使可再生能源电力实现外送,融入大电网;再次,电力现货交易、峰谷电价等电力市场运行机制发挥作用,同时火电灵活性改造等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13、如何理解火电灵活性改造的必要性?
火电灵活性改造是必要且重要的。火电今后要进行深度调峰,才能和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相配合,从而避免“弃风”“弃光”问题的出现。另外,为适应环保的要求,煤电发展一定要实现高效率和超低排放,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目前,我们正在做一些火电灵活性改造项目,而且力度在加大。
灵活性改造涉及调峰等辅助服务问题。目前辅助服务在技术方面已经没有问题,需要尽快建立配套的市场机制。发电企业进行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能显著提高电力系统调峰能力,提高清洁能源消纳水平,但改造投入较大,同时火电机组发电量也会受到一定影响,如果没有合理的经济补偿机制,势必影响发电企业的改造力度和参与调峰的积极性。
14、目前西北地区的风电、光伏依然存在窝电,同时外送特高压通道的利用率并不高,您如何看待这个现象?
如果特高压只是输送风电和光伏发电,利用小时数只有一两千个小时,利用效率肯定不高,但如果在发电端实现多能互补,综合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煤电等多种类型,实现最优搭配,就能大幅提升远距离输电效果。
15、您认为可再生能源何时能够实现自由、灵活、完全的消纳?
我认为现在已经比较好地实现了新能源消纳目标,但达成既有目标不是终点,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进步。目前我国的风电发展目标是3亿千瓦装机规模,未来规模会更大,届时对电网的灵活度要求将更高。电源电网技术都将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增大而不断进步,为新能源发展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撑。
16、今年是“电改”的第四个年头,下一步“电改”可能会进入深水区,您觉得这个阶段有何难点?怎样突破?
电改的根本目的是建立一个公平开放的市场机制,电改9号文的基础就是围绕这一目的而进行的体制设计,电力产业链发生的最大结构性改变就是开放了发电端和售电端,实行市场化交易,即“放开两头,管住中间”。在发电端,从2002年底以“厂网分开”为主要标志的电改到现在,多元化发电主体已经形成,竞价上网基本成熟;在售电端,9号文新增了配电业务放开,引进多元主体投资,建立透明规范的售电端市场成为电改的突破口。
经过四年来的探索和努力,9号文贯彻落实得非常成功,这说明9号文的改革设计符合电力工业发展规律,也兼顾了“改到位”和“保稳定”。一是促进了电力发展;二是促进了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和产业升级;三是在去落后产能方面取得很好成效,提高了发展质量和效率;四是竞争性的电力市场体系基本形成,成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组成部分。当然,目前还有一些不到位的地方,需要在完善交易机制、建立辅助服务市场、打破省间壁垒、促进清洁能源在更大范围内消纳等方面继续努力。
17、您如何看待“今年是现货交易元年”这一说法?
现货交易市场作为电力交易市场的补充形式,需要大力推动。但由于电力供应必须是长期稳定、安全可靠的,所以还应以长期合同为主,现货交易为辅。
18、售电企业也经过了洗牌,后期发展会如何?
我国的售电市场建设仍处于探索推进过程中。之前,由于售电市场规则不明确、入市资质要求不高等原因,出现了有的售电公司一成立就获得暴利的情况,这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可持续的。
售电企业的职责不是简单地买卖电力,而是要为社会提供更经济更优质的电力保障服务乃至综合能源服务。今后,售电端改革还有很多课题需要研究,比如如何规范市场准入和退出,如何监管售电业务运营等。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以改革推动降费,其中第一条就是要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降低制造业用电成本,一般工商业平均电价再降低10%。这对包括售电企业在内的所有电力市场主体来说,都是一次新的挑战。除减税降费措施外,继续通过电改激发电力企业活力、降低全社会用能成本,仍将是政策选择之一,其目的就是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提高我国产品竞争力,这对实体经济是利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