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2019年,中国光伏企业要加大力度谱写自己的西游记、东游记、南游记了(北游记意义不大)…
除了户用和扶贫,其余或许将面临全面竞价
中国光伏市场,主要有以下几类:地面光伏电站、工商业分布式(及户用以外的其他分布式)、户用分布式及光伏扶贫项目。其中,光伏扶贫项目因为政治需要、户用分布式因为难以竞价管理,这两类项目不可能采用竞价的方式分配规模。因此,其余的各类项目,都有要面临通过竞价来进入补贴规模。
虽然财政部尚未明确对外公布2019年新增光伏规模的年度补贴需求不能超过30亿人民币(不含光伏扶贫),但是光伏們已经通过多个渠道证实了这一点。当然,也不排除在一定的社会及行业压力下,财政部略微上调30亿的“紧箍咒”,以让行业没那么痛。
那在目前已经确定的30亿金额下,国家能源局如何设定年度规模管理的规则,就要面临极大的难度。
即便面临巨大的难度,但维持2019年新增规模达到2018年相近的水平,成为主管部门努力去实现的目标——业内都知道做到实现这个目标太难了。
因此,只能对地面电站和工商业分布式光伏进行全面竞价才能有一定的可能实现上述目标。
工商业分布式也要竞价?
就在发改委价格司2019年初的两次光伏电价征求意见讨论会上,针对户用和工商业分布式的补贴标准,参会的企业几乎就没达成过统一的观点,有的认为不要给户用太高的补贴,有的认为工商业补贴可以很低,也有人建议适当抬高工商业的补贴。在这样的背景下,又怎么能苛求主管部门出台的政策能让全行业满意呢?
还有一个原因,工商业分布式所面临的屋顶条件、签署的售电电价等诸多因素本来就差异很大,所以也很难用一条水平线为其划定补贴标准。
在这两个大背景下,工商业分布式的竞价也就在所难免了,并且也能够减少如果进行地方审批所导致的非技术成本上升。
全面竞价将会更公平公正
如果如以往操作,国家主管部门把补贴规模下放给地方,地方再进行审批、分配,势必会导致一定的时间周期加长、无法进行充分的竞价摸底等一系列的问题。
如果把地面电站和工商业项目放在一个大盘子里竞争,以电价竞价为最主要的分配标准,那么将会尽最大程度的摸底每一个项目的电价下降空间,并为补贴规模开拓出更大的空间。
另外,给哪个省多一点工商业分布式补贴规模,也难以操作,所以,新的规模管理方式也将避免给某个省多、给某个省少的尴尬。
但这种操作也会面临一定的问题,如批而不建、质量管理存在缺陷等。这些问题不能都靠主管部门进行要求,主管部门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市场监管作用,更主要的还是通过市场化竞争实现质量与项目推进速度的管控。
问题仍将存在,自律+监管都不能少
即便过去数年国家给各省分配了补贴指标规模,但在诸多因素影响下,仍有大量项目无法在当年建成并网,有的甚至推迟了两年时间建成——2017年光伏新增装机“爆表”,也与过去多年的指标累积有关。所以在新的管理模式下,即便主管部门希望在2019年推动更多的项目当年完成并网,也可能出现进入补贴规模的企业以各种理由迟迟不开工而导致当年的并网规模预期出现下滑。
同时,光伏投资企业面临的难题则是,2月中旬政策未下发,并且可能到4、5月份才能分配完补贴规模,导致前期手续办理及施工周期太短而客观上无法完成项目的当年及时并网。
但不管面临什么样的客观因素,2019年,需要各级主管部门和行业企业共同努力,以实现与2018年相同水平的装机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