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信息 研究咨询 服务应用 展会会议 视频图片 期刊专栏 新媒体
关闭
关闭

限发还是限装?中国光伏政策的两难选择

发表于:2018-06-01 14:43:19     来源:太阳能发电网

2.创新驱动乏力,资本短缺。

首先,融资创新举步维艰。

光伏行业增长依靠投资驱动的特征很明显,2017年晶硅扩产项目有26个,2018年截至5月也有十几个项目,光伏企业普遍负载率极高(详情可查阅各光伏上市公司2017年财报)。

说白了,目前光伏企业能借的钱已经全借遍了,能抵押的资产也已全部抵押出去,整个行业的资产基本都被银行、租赁等金融机构掌控了,企业就算拆东墙补西墙也操作不了了。

前期资本要素驱动推高光伏行业做大规模的阶段已经结束,没有进项的光伏电站事实上已经被资本市场抛弃,金融大鳄们没有做空光伏、对电站或产业再割韭菜就已是万幸了,现阶段整个行业的融资创新已进入瓶颈。

其次,技术创新日渐乏力。主要体现在研发投入和技术进步两个层面。

研发投入严重不足。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整个光伏板块营业收益2002.2亿元,研发投入52.27亿元,研发投入占比只有2.61%,研发投入极度稀缺。

技术进步进入瓶颈期。目前,实际使用且大规模生产的组件效率为,单晶16-19%、多晶15-18%、薄膜8-12%(国内),实验室数据大约高出1-2%。与10年前对比,传统光伏组件效率的提升其实不大。技术进步依旧处于瓶颈期,短期内很难改变。

3.市场化程度低,转型艰难。

市场化程度整体较低,体制机制滞后。获取指标或者资金投入成了行业发展的关键,获客和服务反倒成了副业。

首先是光伏指标很金贵。每年春暖花开时,大家追逐的不是市场,而是政府。地面电站、光伏扶贫、领跑者项目等大蛋糕的分配,几乎全部集中在少数部门手上,捣腾指标可以发大财已经是行业内公开的秘密。结果就是资源配置行政导向,行业内最被看重的是指标管理部门的资源或电网公司的背景,而非市场。

其次是资本市场很强势。2016年12月前备案且2017年6月前完成并网的电站,是近年来性价比最低的光伏电站项目。那批电站IR大都很难超过9%,但不少投资企业拿到手的融资成本已超过8%。也就是说,融资成本偏高的企业,哪怕业绩再好也是赔本赚吆喝,辛辛苦苦为资本市场打工。

再次是产业结构单一、供给侧一支独大,转型难。

一方面是企业本末倒置,为应对欧美双反,光伏行业的制造业企业不断向产业链的下游延伸。2013年后,生产企业投资下游光伏电站成为时髦,几乎所有的组件或逆变器生产企业,都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电站投资计划。

光伏电站从开发到并网周期在2年左右,2013年以招商引资名义、到处低价圈地,2014年则用白菜价格搞到规模指标,2015年光伏市场疯狂时并网、并以9-10元/瓦的高价出售,第一波吃螃蟹的企业赚得可谓盆满钵满。

在热钱的刺激下,2015年下半年后,这波热潮席卷全行业,制造业企业完全迷失在圈地运动的狂热中,生产更优质产品的初心逐步淡忘。等到2017年行业调整时,不少企业发现自己的老本行优势已经荡然无存,而整个中国光伏制造业产品进步不大,价格战阵势却搞得挺大。

另一方面是供给侧越位。国内光伏真正的需求侧一直没有响应,供给侧才是中国光伏大发展的主力军,但供给侧企业向需求侧企业转型成功的案例不多。

供给侧生产产品、供给侧开发电站、供给侧用自己生产的产品建设自己开发的电站,是目前国内光伏电站建设的主要特点。在整个产能释放过程中,需求侧没有响应或介入,供给侧完全按照自己的经验、标准或收益模式建设光伏电站。至于建设好后的电站是否能满足需求则的需要,是否可以通过市场交易、由供给侧流动到需求则,考虑的人似乎不多。整个市场的繁荣,说白了就是供给侧的自编自演、自娱自乐。

市场上到处飘的并网电站,交易不掉、抵押不出去、融不到钱,就是光伏行业供给侧失控的具体表现。

上述种种,都说明我们巨大的光伏行业体量只是虚胖,其实没啥竞争力。发不出电或发的电换不来钱的光伏电站,再怎么标榜或拔高,都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纠正措施效果不明显

目前,管理层和行业其实已经意识到发展问题所在,粗放型、增量型发展模式已经无限接近天花板,管理部门、企业、业内人士等,均在尝试各类自救模式,试图扭转颓势。

1.监管部门强势力推硬着陆,进退失据。

2017年下半年,能源主管当局终于回过神来、意识到事情不妙,野马狂奔的缰绳正在脱离控制。于是开始了严苛的光伏硬着陆,出台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调控政策,新增电站主要从减低电价和缩减指标规模两方面入手,存量电站一再延长补贴的拖欠流程,拟对光伏行业的冒进势头釜底抽薪。

奈何,行业发展惯性太强大,裹挟着利益链的反冲,2018年一季度,光伏装机依旧狂飙突进。行业的市场化反击,让能源主管部门的决策进退失手、苦不堪言。

如果立即出台严控政策,130GW的存量电站和正在建设过程中不低于50GW的增量电站(存量电站按单价8元/瓦、增量按6元算元/瓦),这些电站中沉淀的1.3万亿元资本,将部分化为乌有或极度缩水。电站持有商、相关金融机构、赖以生存的企业将有可能面临破产,整个光伏行业也有可能将一蹶不振,这会涉及到多少人的饭碗或身家性命啊!

如果放缓或不出台严控政策,继续任由行业自由发展,2018年底就可能突破200GW,届时消纳无法解决、电网安全可能扛不住、国家补贴缺口会进一步恶化,显然也属于治标不治本,只不过是把行业失控或崩溃的时间往后推迟而已。脓包就算不挤,也迟早会从内部破裂。

2.光伏企业自救,活着比发展更重要。

产业链前移,加大的产能试图通过做大规模、摊薄成本、降低度电价格的方式,以适应平价上网。如新希望、通威等。

生产型企业回归制造业,正在退出电站投资市场,所持有的电站资产逐步出售变现,维持现金流,如天合、隆基、协鑫、晶科、展宇等。在产品创新上,则由多晶单边独大走向单多晶齐头并进,“金刚线+黑硅+ PERC”实现低成本高效组件放量。

投资型企业两极分化,垄断集中的趋势更加明显,行业标准正在逐步健全,对电站质量和载体(土地或建筑物)产权的要求日趋规范化、金融化。

如国电投体系专注于大体量的光伏电站投资,拥有完整的光伏产业链,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发电企业,发电总装机规模世界第一,目前并网光伏电站持有量超过10GW、 2018年领跑者中标超过1.3GW。

再如北控体系专注于分布式工商业电站,目前并网电站持有量超过1GW,正在抢2018年的630及加速存量电站的并购速度。

特别声明:
索比光伏网所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光伏行业最新动态,请关注索比光伏网微信公众号:solarbe2005

投稿与新闻线索联系:010-68027865 刘小姐:news@solarbe.com

扫码关注

    新闻排行榜

    本周

    本月

    投稿与新闻线索联系:010-68027865 刘小姐 news@solarbe.com 商务合作联系:010-68000822 media@solarbe.com 紧急或投诉:13811582057, 13811958157
    版权所有 © 2005-2023 索比光伏网  京ICP备10028102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京ICP证120154号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经济开发区经海三路天通泰科技金融谷 C座 16层 邮编:10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