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上饶市鄱阳县珠湖乡丰塘村气温陡然上升至36℃。这天,丰塘村李保春去世的消息,传遍了村子。亲友、同事、群众纷纷放下手中的碗筷赶到珠湖乡卫生院见他最后一面。
李保春所帮扶的对象吕双娇也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赶往医院——“几小时前,还来我家走访!”
经珠湖乡卫生院刘义栋医生诊断为心源性猝死。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5月18日12时10分。
生命最后的240分钟
61岁的的李保春是丰塘村的文书,也是扶贫最一线的村干部。
对于李保春来说,没什么比得上工作重要。在他去世当天,走访贫困户,为光伏扶贫项目选址,一刻也没有停歇,数天的连轴运转,即使身体不舒服,也就是自己吃点消炎药片,稍后又投入到了工作中……
18日7时许,李保春与以往一样,起床洗漱吃早饭,然后骑着摩托车穿梭乡间,开始了他一天的工作。
8时,他赶到乡政府。为帮助贫困户落实政策,李保春之前接到乡里电话,要求他到乡政府完善有关手续。
从乡政府离开已是10时30分,李保春又和村委会主任李艳忠、乡农经站站长李水佶、工会主席芦付水为本村光伏扶贫项目的选址而奔波。考虑到学校学生多,存在安全隐患,李保春立马否定了在学校附近选址的想法。
“然后就独自一人去了山上,找到一块小平地,认为很适合做光伏的选址地,分手时快到11时。”根据村民李国组的回忆,当天李保春离开学校一个人上山并初步确定光伏项目的选址。
11时30分,李保春回到家吃了两片消炎药,说有点头晕。“我们就赶忙扶着他,然后他整个人就突然倒了下来,在送到卫生院去的路上,人就不行了。”李保春的大姐李大春流着泪叙述着当天中午的情形,“那天送过来时,已经没有了呼吸,但我们还是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综合性抢救,很遗憾没有抢救过来。”对于那天的抢救,刘义栋医生记忆犹新。
如同过去的无数个上午一样,4个小时的忙忙碌碌,如人生般兜兜转转,却是李保春人生最后的240分钟。
亲人眼里的“工作狂”
从1992年的毛林村到2005年来到丰塘村委会,李保春这位老文书工作态度和业务能力得到所有人的认可。
“我和他共事13年,他是相当负责的一个人,一件事情不完成绝不会停歇。”该村的支部副书记李国组说起李保春惋惜中带敬意。
也许你不清楚文书是一份怎么样的工作,文书就是村里的“台柱子”,写材料、代办杂事都需要文书,做的事情很杂而且累。新农合、新农保、大病救助,哪样都离不开李保春。老人家行动不便,他就上门帮他办理手续,替他去报账,耐心讲解政策,能多给老人家报点就多报点。宁愿自己苦点跑点腿,也不会让这些老人家吃亏。
李保春以前在村里是有名的石匠、水电工,但2016年以后就没再做了,扶贫工作忙,也抽不开身做。
“好多次深夜下楼喝水,都看到爸爸房间的灯还是亮着,边咳嗽边工作,每次说叫他去看看身体,却总是推脱……”在儿子李文皓心中爸爸一直都是“工作狂”。
村民眼里的“老好人”
李保春的乐于助人在村里是出了名的。同村吕双娇的丈夫16年前去非洲打工,感染了疟疾,晚上突然发病,是李保春连夜送他去省人民医院看病。吕双娇丈夫两天后就去世了,留下了两个不到10岁的孩子,后事都没钱料理,李保春不仅帮忙出钱料理后事,还经常帮助吕双娇做些日常的杂活。本就不富裕的他,因为好心肠经常去做些“亏本”的事情,一直是村里的“憨人”。
“李保春爱帮人,容易和人打成一片,都喜欢和他打交道,他的朋友遍全乡,别人有事,便马上放下碗筷就去帮忙办。”在交往35年好朋友胡国英心里,这个老好人不应该这样离去。
采访结束,夕阳西下,霞光照着这个正在走向脱贫的村庄,显得异常美丽,隔壁邻居家的梨树已经长出了果实,但李保春再也回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