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浙江制造”颁布“工业建筑光伏一体化屋面发电系统”标准,填补国内空白
由杭州桑尼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第一起草单位的《工业建筑光伏一体化屋面发电系统》标准,经由浙江省浙江制造品牌建设促进会批准成为“浙江制造”团体标准,该团体标准填补了国内在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领域的技术标准空缺,从全生命周期对工业建筑一体化屋面光伏发电系统的品质进行了定义。
5、华尚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建成国内首套生物质多联产装置
2017年4月10日,浙江华尚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建成国内首套生物质多联产装置,可同时生产出生物醋液、生物质活性炭和生物质燃气,是我国可再生资源利用领域的一项突破性成果。据测算,中国每年产生可收集生物质达6.9亿吨,利用该技术,可产生9000亿立方米燃气、6900万吨活性炭和8000万吨生物质醋液。
6、运达风电实现7兆瓦级风电机组及关键技术突破
2017年12月22日,科技部高新司组织召开验收会,专家组一致同意由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的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7MW级风电机组及关键部件设计和产业化技术”项目通过验收。本项目实现了对7MW级风电机组整机和部件关键技术的全面突破,使得我国大功率风电机组及其关键部件的设计开发技术进入国际先进水平行列。
7、浙江省最大规模漂浮式光伏电站并网发电
2017年6月29日,由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建德三都镇20兆瓦漂浮式光伏电站示范项目成功并网发电,该项目是浙江省最大规模漂浮式光伏电站,也是国内首家全面采用环保材料、确保水质安全并可100%回收的水面漂浮式光伏发电站,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8、杭能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开创四位一体粪污资源化利用新模式
2017年6月2日,由杭州能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湖南岳阳枫树湾集中型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正式投入运行,该项目是洞庭湖区和全国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样板工程,开创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新模式。该项目通过沼气提纯、粪肥利用和沼液配送三大系统,开创了以大型生物天然气工程为纽带的“环境保护+清洁能源+碳减排+循环农业”四位一体粪污集中处理、资源化利用的新模式。
9、杭企建成国内首座全BIPV构件公共建筑
2017年9月28日,国内首座全BIPV构件公共建筑——嘉兴光伏科技展示馆正式竣工。整体建筑外部结构从幕墙到屋顶全部采用了杭州龙焱能源科技(杭州)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超大面积、高透光率的建筑光伏一体化构件(也称“光伏玻璃”),是目前国内建筑面积最大的全部采用光伏玻璃的建筑物。
10、临安创新“光伏+”扶贫模式,助力农村集体经济创收
2017年12月,惠及岛石镇、湍口镇等十七个集体经济薄弱村的临安区农村清洁能源(光伏扶贫)项目正式竣工。该项目在扶贫模式上进行了积极创新,由杭州市人民政府、临安区人民政府共同投资,杭州福斯特应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承建并负责后期运营,项目产生的收益全部由村委自行分配,对集体经济薄弱的村有着显著的帮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