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能源巨头BP决定不再仅仅局限于石油能源。为了传递在未来10年对可再生能源投资80亿美元的计划,BP采用了一个太阳笑脸图标,甚至承诺未来加油站将采用太阳能供电。
新logo的文字是“不仅仅是石油”。随着策略的转变,BP开始在澳洲、西班牙和美国投资生产太阳能面板,还在美国和荷兰建设风电场。
今天对于已退出或削减可再生能源投资的BP而言,更恰当的或许是“回归石油”。中国低成本的组件给BP的太阳能面板产业带来致命打击,BP在2011年出售了该资产。一年后BP想出售美国风电场时连买家都找不到。
“过去我们投入了巨资,”BP执行长BobDudley接受路透专访时表示。“许多投资都没有成功。我们还不能肯定哪些在商业上具有可行性。”
这场由大能源公司对新能源领域迄今为止的最大一次尝试,成为了惨痛教训,已经引起了其他同业的注意。
各国政府和环保人士预测石油需求将在一代人的时间内达到顶峰,而且中国和印度也表示最终可能会禁止使用汽油和柴油汽车,但全球最大石油公司的高管们并不认为他们的传统业务即将面临威胁。
路透对清洁能源投资的分析,石油巨头的预测,以及对石油产业高管的独家访谈,显示他们在替代能源方面的投资大多是做做样子。根据能源咨询公司WoodMackenzie的说法,全球五大石油公司的合计年度支出为1,000亿美元,目前可再生能源项目约占3%。
相反,BP、雪佛龙、埃克森美孚、皇家荷兰/壳牌石油集团和道达尔等公司正在压榨他们的钻井和加工资产来创造更多收益,以便在当前向投资者支付回报,并增强其资产负债表以保证未来的成长。他们相信,如果其他公司能够证明新能源有利可图,届时他们可以通过收购其他企业或技术进入新能源领域。
“目前没有需求触顶的迹象,”雪佛龙执行长JohnWatson表示。他是经济学家出身,将在2018年初退休。“未来10到20年,我们预计石油需求将会增长。”
国际能源署(IEA)预计,到2040年石油需求将增长10%,反映了油企之间的共识。油企对于石油需求见顶的预估之中,时间最早的是壳牌执行长范伯登(BenvanBeurden)预言的2020年代末期。
历史表明,从木材到煤炭再到石油,能源使用的转变,都需要很长的时间。煤炭在全球能源消费的占比不久前在28%见顶,仍高于天然气的占比,仅略低于石油占比高达三分之一的比重。
主要油企数十年来在可再生能源的投资权益,究竟获利情况如何仍无从可知。没有一家大型石油企业曾披露过来自太阳能、风能或生物燃料事业的获利情况。
诸如Scottish Investment Trust投资组合经理Alasdair McKinnon等投资者认为,石油直至很遥远的未来都还能满足股东。
“短期内化石燃料尚无可行替代品,”他表示,“我们不认同石油长期需求破坏的论点。”
对石油未来的信心主要依赖于新兴经济体消费增加。埃克森美孚预计,受亚洲增长推动,到2040年交通运输对燃料的需求将增加25%。与此同时,雪佛龙对印度和尼日利亚的市场分析认为,这两个国家不太可能建设电动汽车所需的基建。
BP估计,汽车占石油消费的大约五分之一。如果电动汽车真的最终占据了大众市场,石油企业仍可期待来自航空、铁路和卡车行业的需求不断增加。
对于多数大型企业来说,天然气较石油来说规模偏小。但上述油企预计,通过替代煤炭发电并扩大在化工产品中的使用,天然气在所有能源中的比重有望增至近四分之一。天然气也能为电动汽车提供动力。
尽管壳牌预计的石油需求见顶时间早于其他油企的预期,但该公司的未雨绸缪主要就是大举投资天然气。壳牌去年投资540亿美元收购了油气公司BGGroup,后者一半产量为天然气。雪佛龙、埃克森美孚和壳牌近期在全球范围内向液化天然气(LNG)新项目投资数十亿美元。
埃克森美孚未就这篇文章发表评论。
短视的策略
对于石油业巨头采取谨慎的再生能源策略,包括一些大型投资人在内的批评者称,石油公司相信变化将会缓慢发生,或者是一种化石燃料将会逐步取代另一张燃料,这样的认知是短视的。批评者指出,就像廉价天然气正在取代煤炭一样,更便宜的风能或太阳能最终也将取代天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