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听音乐边看文章更有感觉噢)
8月31日晚, 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委会筹办的“光阴故事‘伏’想联翩——五十载光伏故事汇”在内蒙古大学开讲。
沈辉老师带领着新一代的光伏人走进我国老专家们的光伏人生,去看当时的光伏发展,去听他们对光伏研究的矢志不渝。光伏绝不是一个简单的产业,它是全人类伟大壮丽的事业。所以我们看到,目前依然有七八十岁的老专家坚守在这个行业里。
1839年,法国物理学家A.E.贝克勒尔意外地发现,用两片金属浸入溶液构成的伏打电池,受到阳光照射时会产生额外的伏打电势,他把这种现象称为光生伏打效应。1954年4月5日,人类太阳能利用历史上的最大突破,世界上第一块商业实用型太阳能电池在美国的贝尔实验室诞生。自此太阳能光伏发电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第一根硅单晶
根据廖显伯老师的回忆,1958年12月,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半导体研究室,用林英兰老师从国外带回的硅单晶做籽晶,在自己工厂加工的单晶炉上,控制成功了我国第一根硅单晶。拉硅单晶是一项十分辛苦的工作,开始的时候由于长春出品的硅多晶氧化物多,硅沸腾起来后就停不下来,只有沸腾停下来才能进行下一步拉制硅单晶的操作,她和同事们就像张网捕猎的猎手一样耐心地等候,有时整整守候了24小时也不见沸止。大家三顿饭都在办公室吃,困了就伏在桌上打个盹。那是一段艰苦的岁月,但是他们做光伏的心始终坚定不移。他们的坚持使中国成为继美国和前苏联之后世界上出现的又一个可以自己拉制硅单晶的国家。
偏远地区渴望光明
80多岁的季秉厚老师是南方人,从南京大学毕业后就来到的内蒙古,这一来就从未想过离开。他说,1982年内蒙第一个光伏电站建成,当时的光伏发展更多是为偏远地区解决用电问题。我依然清晰的记得,当我们将太阳能电池安装在内蒙古偏远的牧区,那些曾经没有见过电的孩子们激动的表情,他们晚上甚至不睡觉守在灯下,拍手,灯就亮了,他们开心的笑,盯着光。这是他们对光明的渴望。正因为看过了内蒙光伏产业的发展对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帮助,季老先生一遍又一遍重复着要感谢各地伟大科研人员与政府的支持,给边远牧区送去了光明,使内蒙光伏事业得以发展。
珍贵的单晶硅片
我们看到单晶硅棒都是圆棒,然后通过开方和机加工将圆棒切成长方体。看惯了现在四角有圆弧的准正方形硅片,我们再来看1985年中国光电中心实施的光伏示范项目,单晶硅片是圆形的。老专家回忆,当时我们舍不得将硅棒切方,单晶实在是太珍贵了。
光伏人老照片
王斯成老师被亲切的称为“光伏大王”,他也是光伏援藏的一员,一生专注于西藏地区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他带来了很多老照片,回忆着当时西藏第一座单晶硅电站系统。讲到兴奋时,王老师模仿着照片中自己的样子,年轻时英俊潇洒,现在依然意气风发。还有曾经的光伏人大家庭的合影,虽然有些老师已经不在了,但是他们坚持做光伏的心影响着一批又一批人。
可持续发展
徐永邦先生回忆起他光伏援藏的那9年岁月,西藏的光伏是他们一手建设起来的,蓄电池也自己做,很艰辛也很感动。因为研究需要,2012年对1986年在西藏安装的单晶系统进行测量。26年过去了,衰减仅有10%。另一个甘肃的单晶系统经过30几年,检测的衰减率也不到10%。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当时的组件厂家只有四家,组件质量有保障。如今行业大发展,但产品鱼龙混杂,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向消费者保证25年的稳定收益。若用户采购到安全优质的组件就赚了,采购到劣质组件可能会产生财产损失甚至生命威胁。不将产品做好,这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会面临困境。徐永邦先生满怀深情地表示:一对当年在西藏的选择不后悔,西藏留下了许多怀念,二对从事光伏事业不后悔,自己选择了对的行业。
我国的光伏故事三天三夜也讲不完,但是作为新一代的光伏人,我们一定会在以后的发展进程中继续聆听老一辈的教诲,不辜负在光伏产业奉献一生的老专家们的科研心血。在新的时代,光伏人的使命,是要将优质高效的产品注入消费终端,让“良币”驱逐“劣币”,给光伏市场一个可持续的未来。
来源:隆基乐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