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万唤之后,绿色电力证书(以下简称“绿证”)终于出炉!
6月12日,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向提交申请的华能、华电、中节能、中水顾问等企业所属的20个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核发了我国首批绿证。
所谓绿证,是国家对发电企业每兆瓦时非水可再生能源上网电量颁发的具有独特标识代码的电子证书,是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确认和属性证明以及消费绿色电力的唯一凭证。
本次共对20个新能源发电项目核发了230135个绿证,按每1000度电可以获得一个证书计算,本次核发的绿证包含上网电量共23013.5万千瓦时,所获绿证项目主要分布于江苏、山东、河北、新疆等六个省份,合计装机容量112.5万千瓦。
在挂牌交易中,绿证的价格不高于证书对应电量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补贴金额,由买卖双方自行协商,或者通过竞价确定认购价格。风电绿证价格一般不超过0.26元/千瓦时,交易完成后有助于业主优化现金流。
绿证可以仅且可以出售一次,出售后,相应的电量不再享受国家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的补贴。对于符合要求的发电企业,其发出电量均可申请绿证,只有售出绿证的电量才会冲抵补贴,未售出绿证的电量仍可领取原有补贴。
自7月1日起,已获绿证的发电企业可在全国绿证平台上正式挂牌出售绿证。现阶段,绿证实行自愿认购,对购买者仅仅是一份消费绿色电力的荣誉和责任,而并不会带来更多的收益和实惠,2018年将适时推出强制购买。
自愿购买的绿证,谁会来买?如若遇冷,绿证制度又该如何往下走?将来的强制购买,能否顺利推进?绿证将给行业企业带来什么影响?针对这些行业内外关注的焦点的问题,华夏能源网(微信号sinoergy_com)特别编辑、选取了几位行业大咖的深入解读,从中可以得到你想要的答案。
金风科技总裁王海波:
绿证一定不能是自愿认购
我们强烈呼吁,绿色证书,一定不能是自愿认购,一定要用国家和政策的顶层设计,采用可再生能源的强制配额,绿色电力交易强制到电网企业、发电企业、售电企业,作为地方政府的考核指标,把它落地下来,才能够实现中国到2020年绿色能源消费15%的这样一个基本比例,才能够实现风电9%消费这样的一个基本的比例。
事实上,我们认为这根本就不是技术问题,在金风,我们在全国已经建了十几个以绿色电力为主的智能电网,小型的智能微网我们能做到70%依靠新能源,不存在稳态的影响。
金风自己专门做了一个作业,供应商每年供应19亿度电,公司内部,我们将用每年降低20%的电力来自于绿证,最终到2020年,整个风电产业,就金风这个供应链里面的供应链,将实现百分之百的零碳,也希望给金风的产品标上这样一个证书,我们在生产过程中是没有污染的,我们生产出来的电力是没有污染的。
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
绿证不会替代光伏补贴
有传言称,绿色证书机制将取代光伏补贴保。9日下午,在保利协鑫召开的电话会议上,协鑫集团董事长、保利协鑫董事局主席朱共山表示,在与有关政府机构讨论后,拟议的绿色证书机制绝不会取代现行的可再生附加费补贴机制,它更是一种补充而不是替代。
保利协鑫管理层认为,绿证在其他国家有推行比较成功的先例,所以中国政府希望借鉴绿证的方式来解决清洁能源补贴的问题,但绿证不会替代光伏电站的补贴。
第一,如果国家需要执行绿证,须强制五大发电厂及其他高耗能产业如水泥厂、钢铁厂购买,才有可能落实,所以绿证的大范围推行有现实难度;
第二,中国光伏企业已经占据全球80%以上的制造产能和光伏电站投资,是国家政策鼓励支持下成长为全球领先的产业,大量银行贷款支持。国家不会强推新探索的政策机制而导致产业波动影响金融稳定;
第三、国家能源局做为推动绿证的部门也多次强调指出,任何一项重大政策起效,都会是一个不断摸索和完善的过程,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也无法指望单一的政策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各类政策之间也不是互斥的,一项政策的推出不代表其他政策的必然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