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和平:发布会现场讨论环节
报告之外,会议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讨论如何从国家政策层面正确引导可再生能源发展,推动风光创造更大的协同效益?来自地方政府、能源研究所、高校、国企、民企、行业协会的代表纷纷就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作为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市经济开发区新能源产业招商局局长,康红表示:“产业要怎样让政府喜欢,并获得政府支持。我们刚刚做风电厂的时候,20万的项目,将近40万平方公里,我们仅渔民补偿就赔了60多万。企业在发展的时候,还要考虑到地方的一些因素,光伏的占地面积大,大丰是一个港区,两边两个国家的开发区,光伏很难发展,现在主要是海上风电,海上是四百万千瓦。”
当然,大丰的渔业养殖面积有100万亩,高校、农业、工业园区,包括未来的道路,未来也是可以做光伏的。光伏从业者怎么从技术层面上,在这些不好开发,不好利用的地方进行开发,并降低成本。对地方、企业和民众有益的新能源必然会得到政策的支持。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王仲颖认为,用排除和替代的方法来看协同效益,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是一条必由之路,现在国家制定了目标,也在倒逼着可再生能源往前走。
此外,在能源行业,国有企业往往占据主导作用。电力体制改革还要看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如果国有企业体制改革不成功,电力企业改革很难。而且,政府制订游戏规则,如果没有人玩,没有更多的民营企业接入,这个市场是不能良好运转的。
作为国企的代表,华电福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张文忠也表达了自己的意见。“这几年国内的可再生能源,尤其是风光在全世界上都是发展快的。这似乎给人的感觉是我们的政策扶持力度是最大的,但是我不这么看。以风电为例,政策造就的投资环境对投资的吸引力不是非常大,现在真正的投资风电,建设风电,并且以电为产品的,主要是国企、央企。民营资本并没有持续的做这件事情,光伏相对要好一些。”
而对于政策上的影响,要把风光的缺点和解决办法讲清楚,价格昂贵怎么去看待?垃圾电怎么利用系统去解决?这些问题的解决将会对政策产生重要的影响。
协鑫集团是光伏领域的领军企业,副总经理尹明谈到:“我最关心的是边界条件是什么。在未来的描述中,单纯的电力系统已经不存在了,是一个能源系统,这是我自己的观点。未来绝对不会是像我们现在所说的电力系统,油气、交通等等,未来的能源是综合性的,电力系统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想介绍的这些效益,可能更多的是基于现在去看未来,我们是不是反过来站在未来往回看,这个东西技术、市场、政策、用户、利益相关方,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
对于光伏的政策问题,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刘译阳认为:“有的人可能是觉得价格高,国家的政策调整比较大,或者是对国家未来的政策看不清,但是我们要相信国家。国家是由普通百姓所构成的,国家必然要考虑普通百姓,至少大部分普通百姓的意愿。我们把详实的数据和真实的故事展现给普通的百姓,让普通的民众支持清洁能源,我认为政策会做出一定的调整,一切就水到渠成了。”
FR:能源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