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光伏新增34.24吉瓦,增幅达到81.6%。虽然在去年我国光伏产业实现了迅猛发展,但参考欧洲光伏发展经验,业内也充分认识到,市场不可能永远保持那么快的发展速度。可以说,目前我国光伏产业已经到达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十三五”期间,若想保持可持续健康发展,光伏产业需要由需求侧向供给侧的转变。
国网能源研究院新能源与统计研究所所长李琼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光伏产业而言,供给侧改革就是要为市场提供更多的消费者负担得起的光伏商用及户用产品,以及产生有利于光伏发电利用的商业模式。
那么在当下,光伏产业供给侧改革发力点主要有哪些呢?
发力点一
加快技术创新步伐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光伏行业发展最核心的市场竞争力归根结底是度电成本。“十三五”期间,光伏产业供给侧改革的关键就是要加快行业技术创新步伐,提高转换效率,降低度电成本。回顾2016年,光伏行业比较受业内关注的还是为新能源供给侧改革提供较为成熟样板的光伏“领跑者”计划。通过实施“领跑者”计划,一方面能够推动技术提高,另外一方面促进成本下降。“领跑者”计划实施一年多以来,对行业降本增效确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例如,去年9月,在包头的“领跑者”项目招标中,华电、青岛昌盛以0.52元/千瓦时的报价创业内新低;10月,在乌海“领跑者”项目招标中,英利能源以0.45元/千瓦时的超低价中标则是让业界大跌眼镜。通过价格竞争可以重新洗牌,一些条件不好的光伏企业将退出竞争。0.45元/千瓦时的价格已经低于当前的民用电价,这将有利于加速推进光伏平价上网。
另外,记者还了解到,从首个“领跑者”大同基地的供货情况来看,大同基地组件总安装量为1016兆瓦,转换效率比较高的单晶安装量达到了609兆瓦,占到总安装量的60%。之前以多晶为主要产品的大组件厂商,例如晶科、天合光能、协鑫等在去年也都逐步扩展了其单晶产品的布局。这对光伏度电成本的降低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近五年来,通过技术创新和规模化发展,我国光伏发电成本已从每千瓦时超过2元下降至约0.7元,绿色的贵族发电正在向平价电力时代转换。在效率提升、成本快速下降的双重驱动推动下,光伏度电成本将会进一步降低。据了解,今年国家还将出台超级“领跑者”计划,会更加注重技术先进性和转换效率的提高。这势必将加快光伏平价上网的步伐,让越来越多的人用上光伏发电。
发力点二
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
数据显示,去年1~10月,新疆、甘肃弃光率达到29%、30%。其中10月份新疆弃光率达到46%。目前在西部地区大型地面电站弃光问题严重的情况下,分布式光伏的发展速度正在加快。据相关部门统计,去年1~10月,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规模达到330万千瓦,同比增加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