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2023海上光伏系统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山东烟台举办,华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刘同飞出席大会,并发表演讲。
刘同飞表示,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万公里,预计近海光伏装机规模超100GW,可利用海域超300万平方米公里,理论上可发展近1000GW海上光伏。
下文为现场演讲实录整理:
东部沿海地区太阳能资源较为丰富,大多省份为太阳能资源三类资源区,在太阳能资源相同的情况下,海上光伏发电相比陆地发电量较高,东部沿海太阳能资源相比西北内陆较差,但近海水面开阔没有遮挡物、用地(用海)条件好、日照较长、太阳能资源可充分利用。
我国可开发海域空间较为丰富,充分考虑我国沿海海域特点,将桩基固定式光伏布局在沿海滩涂,将漂浮式光伏布局在近海的规划场址,并可开展风光同场项目开发。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万公里,预计近海光伏装机规模超100GW,可利用海域超300万平方米公里,理论上可发展近1000GW海上光伏。
随着光伏全产业链发展的成熟完善,我国已经具备海上光伏项目规模化发展的初步条件。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北部水域较浅,受台风影响相对较弱,海水盐度也相对较低,海域的建设条件相对优越。
海域建设条件主要考虑水深,水温,盐度和海风等因素。渤海、黄海、东海北部近海水深相对较浅,受台风影响相对较弱,盐度相对较低,工程建设条件较好,东海南部、南海区域(除北部湾)水深相对较深,且受较强台风及其带来的波浪影响较大。
海上光伏项目结构设计需考虑多因素影响,包括海冰、波浪、风雪、地质、海流、腐蚀、海生物等。海上光伏电站对于防腐要求更高,对电气设备防腐要求C5等级,光伏支架及基础需要更科学、经济的防腐手段。光伏组件及其部件应考虑电池技术差异、高紫外高湿热环境、盐雾腐蚀、浪涌冲击海水漫泡及海洋生物带来的影响。
例如,华润温州龙港500MW滩涂光伏项目,为国内首个外围无遮挡、直面海洋环境的海域滩涂项目,位于国内海洋环境最为不利于工程建设的区域,项目建设需克服台风、浪涌、不良地质等情况,对基础、支架结构设计带来极大挑战,需要对支架的抗台、防腐,基础的抗水平及竖向的承载能力进行专项研究。
为验证大跨度蜂窝状柔性支架结构的可靠性,华润共完成了8项专题研究及一项300kW的示范子阵项目。8项专题研究包括:极限风速分析专题、蜂窝状结构型式等效风荷载分析专题、基础计算专题、上部结构计算专题、基础施工方案专题、试验项目试桩专题、上部结构监测专题。最后,科研技术成果除为本项目方案的技术可靠性、施工可行性及工程造价的优化提供依据,也为华润电力后
续类似项目的可行性提供判断依据,抢占优质项目资源。
在对海上光伏发展前景及展望方面,目前相关设计规范和标准缺失:,海面光伏属于新的工程领域,与内陆的水面光伏完全不同,不能依据现有水面光伏规范和标准。海上风电已发展多年,有较为成熟的规范和成熟经验可依;
现阶段,海面光伏财务收益率普遍偏低,海面光伏成本比内陆水面光伏和地面光伏高,但光资源没有明显变化,而海上风电项目虽然较陆上风电项目成本增加,但风资源明显好很多,故海面光伏与海上风电收益率明显不同。
未来,海面光伏要与海洋养殖相结合。海面光伏所用海域往往为近海海域,海域性质为养殖用海,需要在建设光伏电站的同时考虑海产养殖,不能像陆地上做成变味的农光互补、渔光互补和牧光互补等。但海域使用权的审批非常严格,没有详尽的养殖方案设计,很难得到用海审批,海域使用费普遍偏高,若无养殖的补贴,现阶段,海面光伏项目收益率普遍不能满足投资企业收益率的要求。建议采用专篇或专章的方式,进行详细的渔业养殖设计。
责任编辑:七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