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商业版图上,这注定是一个特殊的企业家群体。
他们有人已界不惑,有人刚好知天命,也有人步入了耳顺之年。
他们有人冷静有人激情,有人广结天下有人略显孤独,有人偏执强势有人温和包容,抑或——更多的光伏企业家呈现出的是复杂的多面性!
这些企业家也曾因各种动因和机缘紧紧握手、相互寒暄、彼此深谈,乃至把酒言欢,继而结成伙伴。而今,风流雨打,时光交错,有人败,有人赢;有人功成名就,有人泯然式微,也有人东山再起。
(有人功败垂成,有人退居幕后,也有企业家百转千愁)
他们都经历了光伏产业过去10年乃至20余年的明暗与大浪淘沙;我们也目睹了其间无数激动人心的辉煌和令人揪心的陨落。
1997年,经济学家魏杰曾经下过一个预言:“这是一个大浪淘沙的阶段,非常痛苦,我估计再过10年,现在的民营企业200个中间有一个保留下来就不简单,垮台的垮台,成长的成长。”
彼时看似悲观,但冰冷的事实却不断证明了商业竞争的残酷性。
他们都曾是光伏产业及商业秩序混乱年代的受害者,也可能是产业日趋理性后的受益者。如今回过头看,要判断一家光伏企业是否足够强大,首先要观察它在过去两次以上在行业危机中的表现如何,它是怎样渡过成长期中必定会遭遇到的陷阱和危机的。
(李氏家族成就一段光伏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