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电集团政策与法律事务部主任陈宗法透露,华电集团已经开始就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的持续性进行专题研究,初步结论与时璟丽的研究结果相仿,当前的可再生能源补贴制度在两到三年内尚能正常运作,但三年之后该制度的走向并不明朗。
而华能新能源产业控股有限公司原总工程师王斯永则透露,从目前电量消费的增长情况来看,按1.5分钱的补贴标准,2020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将征收1000多亿元,而风电装机容量保守估计达到2亿千瓦,再加上光伏发电进入规模化发展,到2020年这项资金不一定能支撑得住。
根据中电联的预测数据,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66399亿千瓦时,剥除居民用电和农业用电,可征收电量约为53611亿千瓦时,即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基金将达到800亿,相比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规模,可能难以为继。
上述电力企业财务部工作人员认为,当前国家的可再生能源补贴不会长久维持一个标准,由于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的下降,其相对传统化石能源的竞争优势正在慢慢体现,在这样的前提下,“补贴标准不会一成不变。
比如,旧项目可能还是按照目前的4毛2来补贴,但新项目就应该根据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的实际情况进行补贴标准的调整。如果一种能源形式经过那么多年的补助,还不能提升其经济性,那国家就应该放弃对其扶持”。
根据光伏业界资深人士的测算,目前光伏发电的度电成本为0.8元/千瓦时,是发电成本下降最快的可再生能源。时璟丽的研究结果表明,光伏发电2013年的实际发电成本与2011年相比,降幅约为30%。
在0.42元/千瓦时的补贴标准公布时,有不少业界人士认为这个标准偏低,但如果参照目前光伏发电成本水平来看,这是一个比较高的补贴标准。时璟丽认为,这个补贴标准是在全国基准投资水平的基础上测算出来的,从设计的角度来看就是要保证绝大部分项目的盈利。而全国不同区域执行不同的电价水平,项目所在地不同造成的营收水平差距很大,有些项目在电价高的地区即使没有0.42元的补贴都可以盈利。
“国家的补贴标准就是一个已知条件,企业应该自己计算得失,寻找合适的项目开发,从而保证自己的盈利。”时璟丽解释说。
另一方面,近年来化石能源价格的下跌事实上导致了可再生能源补贴的下降。该财务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某些地区,如广东,燃煤脱硫标杆电价为0.52元,风电上网电价为0.61元,补贴仅为两者差额,即九分钱,若今后化石能源价格继续下跌,火电与风电价格逐渐逼近,这项补贴事实上就趋向消失了。
财税机制待理顺
当前国家政策层面很重要的一个待完善环节是财税政策的理顺,让业主和企业的工作能更便利些。国家发改委制定0.42元的补贴标准时,注明了这是含税补贴,也就是说,企业拿到的是扣除税收的部分,这跟其他电源的定价思路是一样的。
但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央财政补贴增值税有关问题的公告》,中央财政补贴是不用缴税的。“如果发改委制定的补贴标准是含税的,那么设计和计算的实际补贴应该是扣税之后的约0.3元多,但现在又说不用缴税,那企业到手的补贴不是比原本设计的要高不少吗?这样的激励是否过度?是不是也增加了财政补贴的压力?”
这是光伏业界感到困惑的问题。自从分布式光伏政策落地以来,围绕着业主、电网企业、财税部门的疑问从来没有减少过。增值税发票的开具又是另一个难题。电网企业跟所有电源的结算都是按含税结算,开具增值税发票,如果分布式项目的业主是企业,开增值税发票基本不成问题。但个人分布式用户不能开具增值税发票,这将导致电网无法与之结算。
针对这个问题,6月3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国家电网公司购买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电力产品发票开具等有关问题的公告》,明确电网企业从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发电户处购买电力产品,可由电网企业开具普通发票。但含税还是不含税的问题仍然没有厘清。另外,普通发票如何抵扣电网承担的税额,这类事关操作层面的技术细节还有待完善。
无论是从整体发展规划层面、补贴机制设计层面还是实际操作层面,现行的光伏政策离完善可行仍有相当大的距离。按照目前这种为了完成规划目标临时调整政策的思路,是否符合发展光伏产业的初始目标仍有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