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上海弄堂里的光伏电站:弄堂里的光伏
在上海永嘉路一座旧式里弄的房屋顶部,放着特制的合金支架,6块光伏面板平铺上面,这个不足10平方米的空间成了加拿大人殷敬棠的“个人发电站”。
按上海的光照条件,预计年发电量可达1000千瓦时,相当于减少0.8吨到1吨二氧化碳排放,每年可节省2000元。算下来,收回投资成本需要10年左右。
7、“零排放”四合院:景美+低碳
2011年月2日,北京首座“零排放”四合院在东城区大兴社区居委会建成,专家评价,作为北京文化的代表,四合院实现“零排放”,不仅是对四合院的保护和发展的有益实践,也将为北京四合院的改造和保护提供一个范例。
在这个四合院里,照明几乎不用外来的交流电,仅靠小院两扇仿古门形成的“狭管效应”,冬季就能节能40%,夏季则节能30%。
“零排放”四合院的照明和用电更是另辟蹊径。整个小院照明使用的全是LED节能灯,而且照明、电视、投影仪、笔记本电脑等一应设备全靠太阳能发电,其用电系统被连接在了两块面积为8平方米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上,只有在连续10天阴雨无法发电时才需使用交流电。
葡萄架上的太阳能板
运动发电可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