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港“中枪”又受低油价连累
没有碰上今年6月的股市滑铁卢不知道是该说汉能运气好还是不好,毕竟它5月已经在港交所跌了个稀里哗啦了。虽然有李河君蓄意做空的传闻不绝于耳,但谁做个空能愿意付出身价缩水近千亿的代价呢?
2015年5月20日,港股“汉能薄膜发电”在半小时内内暴跌47%,公司强制停牌。据悉此公司2014财年虽销售额增加2倍,净利润达4.27亿美元,但其中过半销售额是通过向其母公司汉能集团销售产品实现的。
其实和其他中概股面临同样的问题,在港交所上市的汉能薄膜发电没有政策救市的福利,也得接受弹性更大的资本市场和更严格的证券法规的考验。所以当汉能集团母子公司的关联交易和海外投资失误被曝光之后,股价的疯狂下跌也就不可避免了。陷入假货危机的阿里在纽约股市不也一样亏得肉疼么?
长时间低空飞行的油价也给汉能来了个落井下石,虽然各地区火电煤电的比率一再下降,但成本优势无疑是为这个替代品提供了颗续命丸,尤其是在太阳能发电的利用率不够稳定的时候。
自产自销怎能进军国际市场?
据英媒报道,有关人士分析宜家此次终止与汉能的合作主要是由于后者过于依赖对关联公司的销售,并且其对宜家门店的供货主体也常常在多个子公司之间变换。收购德国薄膜制造商Solibro直接促成了汉能与宜家的业务往来,但这种通过规模并购当地企业而进军相关市场的途径,稳定性显然不如华为这种凭借核心技术的,同时也容易引发资金链的问题。
曾经热衷于海外扩张的中国油企最近日子不太好过,中石化自2004年以来已投入总计100亿美元的安哥拉油田,目前面临停顿危机。而这一项目最初的投资前提是“原油价格如果以1桶约100美元的价格推移,2013年以后将每年获得数亿美元的收益”。
并且必须承认的是,欧美国家在新能源技术的开发领域仍具备领先优势。他们没有局限于装机量或者发电量的增长,而更关注新能源在民用领域,对单一消费者的作用。比如谷歌今年初就投资美国加州太阳能公司(SolarCity)3亿美元,以资助25000多个家用太阳能项目,免去用户每家20000多美元的太阳能系统安装费。
投资SolarCity3亿美元,是谷歌史上最大额度的单笔投资。
而谷歌近期推出的“采光屋顶”项目更是把物联网和大数据与太阳能发电统一起来,通过谷歌地图和气象卫星来测试用户屋顶是否适合安装太阳能发电板,而这也将降低家用电动车充电的成本。
谷歌在旧金山、波士顿、加利福尼亚试点的“采光屋顶”项目可以测算出用户换用太阳能电板能节省多少电费。
尽管太阳能作为新能源的光环依旧闪耀,但已有人尝试通过智能化去提高它的使用效率。希望拿着高补贴的国内公司也能够突破仅关注硬件设备的局限,让产品提供的服务更人性化。那么或许,静下心来的“李河君们”还会再实现实业强国的梦想。